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月22日 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 正式封关运行 与此同时 陕西省首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正式落地 “保税”与“融资租赁”两者的耦合 既是海关特殊监管区 充分发挥保税功能的体现 也标志着陕西航空租赁产业 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模式为企业节省332万资金
1月22日上午,四辆载着全新空客A320NEO飞行模拟机及其配件的货车从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空港综保区”)缓缓驶出,运往西北云翼飞行训练中心。

这台飞行训练模拟机拥有运动系统、视景系统、音响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教员控制台五大部分构造,几乎与真飞机驾驶舱一模一样,完全可以仿真模拟飞机飞行的全过程。
据了解,该设备是由西北云翼飞行训练有限公司以保税融资租赁模式进口而来,总租期10.5年,计划经调试后于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运营,进行飞行员及航空培训。
“飞行模拟机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口,一种是通过自有资金购买,另一种是融资租赁。”西北云翼飞行训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阁介绍,“此次我们以‘保税融资租赁’方式从空港综保区SPV(特殊目的实体项目子公司)进口设备,并分期支付租金、缴纳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较一般贸易进口可节省332万左右资金成本支出。”
据悉,西北云翼飞行训练中心项目总投资约22.2亿元,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米,分二期开发,包含飞行训练中心、乘务训练中心、配套酒店等。项目投用后可容纳1200名飞行员、5000名乘务员开展培训,将打造西北地区行业领先的航空飞行模拟专业培训基地。
补齐陕西省航空金融产业链
航空租赁是租赁业“压舱石”,是融资租赁发展的“引擎”,对于航空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为航空公司减轻资金周转压力,降低经营风险。
在传统的融资租赁模式下,一方面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对于承租人来说成本支出较高。另一方面对融资租赁公司有较大的现金流要求,资金压力较大。
作为在综保区内开展融资性租赁、货物进出口等业务,将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按租赁合同期限递延缴纳的一种新型融资租赁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保税融资租赁模式下承租人可分期支付租金、缴纳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大幅降低企业一次性巨额购置成本,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助力实体经济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
空港综保区率先实现航空模拟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的落地,将推进综保区从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向保税融资租赁、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高级业态的转化,也将加速聚集航空金融产业,有效补齐陕西省航空金融产业链。

“模拟机设备正式通关,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也开创了陕西省保税融资租赁项目的先河。”作为此次保税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渝农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婕表示,公司将以陕西省首单航空设备保税融资租赁项目成功落地为契机,不断深化与空港综保区的业务合作,开展更加多元化的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助力陕西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加速推进入区企业转型升级。
“空港样板”助力追赶超越
西安是联通欧亚、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在国家“一带一路” 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作为大西安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空港新城积极探索临空经济发展新模式,14家国内外航企总部先后落户,招引临空产业项目77个 ,聚集市场主体8000余家,临空经济规模已突破11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市场巨大。


“保税融资租赁业务落地,实现了陕西该项业务‘零突破’,也为空港乃至陕西发展航空全产业链增添了新动能。”空港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娜表示。
空港新城从2017年开始探索保税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会同海关、市场监管局、税务局、银保监局等部门,在SPV项目公司注册设立、延递纳税等环节实现突破,建立起可操作、可复制、标准化的全业务流程,让过去停留在纸面上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具体的金融服务业务,在全省树立起“空港样板”。此外,业务落地期间也得到了西咸新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西北云翼分期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提供了全租赁期担保。

“为保障首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顺利开展,前期我们与空港新城积极协同,扎实开展多项工作。”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关长唐诗婷介绍说,双方共同招商引资,宣讲优惠政策,促进项目落户。同时,提前了解监管流程、研究业务准入条件、办理流程及通关保障,给予企业具体指导。还提前制定了保税物流中心向综保区的切换方案并及时启动,对入区企业开展培训,为首单业务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未来,空港新城将继续发挥好 “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跨境+航权” 这六大功能平台 进一步探索融资租赁、跨境电商 文化保税等创新业务 增强区内航空经济产业链发展 促进区域航空金融产业集群建设 激发临空经济发展新活力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