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直接衡量着改革发展的成效 空港新城关注民生、情系民情 以民生福祉为主线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 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近日,《陕西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分别刊发报道,聚焦空港新城脱贫攻坚工作。空港新城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兜牢群众幸福底线,让广大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日子越过越好。
探索扶贫新办法,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今年5月,空港新城太平镇80岁高龄的“杏奶奶”因为直播带货火了起来,不仅受到了央视关注,让家乡的太平红杏广销全国,还为贫困户“代言”,用直播红利推动当地“红杏经济”发展。

空港新城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因地施策,利用传统农业优势,不断探索新的产业项目。同时落地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摸索出以“杏奶奶”销售太平红杏为代表的电商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共有涉农电商33家,“电商+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基本形成,今年已销售本地果蔬约200万公斤,销售额近800万元,电商扶贫成为产业扶贫的新动力。
近年来,空港新城将扶贫与扶志、扶智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电商帮扶等切实举措,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保基本广覆盖,兜底保障“稳幸福” 76岁的魏德江是空港新城北杜村人,无儿无女一直独居,也没有收入,属于特困供养人员。自从住进了空港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不但有专业的养老护理员照顾一日三餐,各种配套设施也样样俱全,魏德江和老人们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提高贫困人口保障水平,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空港新城制定特殊群体关爱照护实施方案,在新区范围内首次将机构托养、居家照料的范围扩展到辖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等七类人群。目前,空港新城已建成1个综合福利中心,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家农村互助幸福院。
针对重病重残、鳏寡孤独老人等贫困对象,新城密织兜底保障“扶贫网”,截至目前,共为486名低保户累计发放保障金772万元,为20名农村特困人员发放供养金6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228人,真正实现社会救助“应保尽保,能救尽救”。
务工就业创希望,教育助飞“冲学海” 
针对贫困群众就业现状和诉求,空港新城摸索制定了“核需求、筛信息、试岗位、跟全程”就业帮扶“四步工作法”,并积极联系区内企业,定向推荐,开发保洁、保安、绿化等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联系街镇开设爱心岗位、公益专岗,创建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极大地提高了新城贫困劳动力应聘成功率,有效促进了稳定就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空港新城不断织密织牢教育保障网,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不漏一项、不漏一人,全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100%就学。累计发放助学金21.9875万元,资助408人次,送教上门1840次,实现了全覆盖和零辍学。同时,由新城发起的专注教育扶贫的“助飞行动”,先后募集善款物资逾60万元,让更多贫困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建档立卡贫困户455户1604人,新区帮困对象80户196人,均已全部脱贫。全年贫困户人均收入15081元,较去年增加1380元,真正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摘帽”之后不歇脚 “接棒”振兴再出发 在群众的瞩目期待下 空港新城将继续笃力前行 用心谋民生之利 用情解民生之忧 让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