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是无可非议的。当自己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时,当自己的孩子有份体面的工作时,当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时,作为家长喜在心上,自己也感到无限荣光。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大部分属于大众阶层的劳动者。
面对孩子的未来,大抵所有家庭都期待孩子能在精英阶层中分得一杯羹,最起码孩子要过得比自己好,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当下应该怎么做?
当然,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状况下,应试教育是现实存在的,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我们的孩子必须努力学习闯过那座独木桥,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在这种现实下,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成长道路上其他不可缺少的东西。
所以,对于孩子而言,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孩子就像刚刚长出的小树,需要家长的呵护和矫正,呵护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矫正是避免生出无用甚至是有害的旁枝侧节,为他们以后更好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顾着呵护而忽视了矫正,不能光顾着物质而忽视了品行,不能光顾着成绩而忽视了种子的注入。 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记住一点:成长,永远比成才重要。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好孩子”的内涵大多是完美主义倾向的“听话、懂事、学习好”。听话、懂事的本质是“顺从”,顺从不一定都是好的,容易在想象、创造力方面后劲不足。在许多人眼里,评价学习好的标志是分数越高越好,但是考第一和考第十,能力水准有时可能差不多。当第一名付出全部精力获取完美分数时,让自己的孩子保持中等学习成绩,同时发展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可以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加多元、广阔的空间。 高管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难以培养成理性的自由人。早期的自主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可是决定孩子人生高度的自主能力从哪里来?那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我成长环境。勤奋的训练是需要的,但过度的强迫训练就是灾难。尊重可以让儿童更快成长,专断抑或放纵都会戕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警惕完美主义倾向带来的愚蠢和冷血,避免用“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强迫孩子过度训练。理想的尺度是训练与自由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问题的根本不是自由多少、训练多少,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反复揣摩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分寸。
孙瑞雪说在《完整的成长》里写到:“完整的成长,是指儿童依靠自己的精神胚胎,借助于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受自己精神胚胎的引领,通过生命年龄的不同阶段,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自我。”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 “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痿”。 成才固然重要 但是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给孩子留点精力 在热爱生活、自主自立、与人合作、学会成长等方面, 这样, 相信孩子长大之后会从容处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