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法造“豪车”,带你走进身边的“非遗”!

7992 0
发表于 2020-10-19 12: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马拔辖轱辘转,一步三响活游锏;
丈四辕、四尺桄,车枕四五尺五厢。”
木轮大车历史悠久
曾经是我国农业生产中
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
随着摩托车、汽车的普及
木轮大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家族的记忆化成傅平手中的传承
也让非遗项目木轮大车
跟随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焕发出新的生机


1952年,傅平出生在北杜街道一个木匠世家,在父亲的熏陶下,傅平对制作木器充满了兴趣。


1968年,16岁的傅平因故中断学业,返乡随父学艺,木轮大车及农具的制造修理技艺日渐成熟。


为了传承前辈技艺,挖掘保护传统木制农具文化。2014年7月,傅平带领父亲晚年的几位学徒和新收的几名弟子重拾旧业,“礼义成”木匠铺正式复业。


2014年至今,傅平已经使用古法制造出4辆木轮大车、1辆木轮轿车,目前正在进行西周木轮战车的复原。


傅平说,制作木轮大车的第一步是选材,根据祖传口诀有“洋槐辕、榆木桄、槐木柱子走四方”,讲的是大车的用料主要是国槐、洋槐,因为槐木不容易裂缝,主要用来做车辕。枣木、榆木由于韧性好,主要做车柱。


打造一辆木轮大车,也凝聚着木匠、铁匠、皮匠、绳匠等多个老行当共同技艺,是民族智慧的综合结晶。


“最难的就是车轮的制作,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傅平说,在完全使用木制榫卯结构的古法时,是不允许出现钉子的,所以这其中需要长时间的尝试。


“选择最好的青槐木,三冬两夏后造出的车质量才会好。”傅平说,礼义成所打造的木制木轮大车在承受道路曲折泥泞、畜力牵引不匀受力,经受风吹日晒、寒暑雨淋的损伤上,车辆仍然坚固耐用,而且还行驶轻便。


木轮大车完工前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是上铁质泥瓦,就是用烧红的熟铁片将车辋外圆箍起来的制造过程。


铁匠用火钳将烧红的钢瓦放置在槐木轮圈上,顿时烟火四起,然后抡起铁锤一阵猛砸。


一旁的木匠迅速地将木轮转至180度,沉入下面一盆冷水中冷却,使得木质轮辋和铁瓦牢不可破的接合在一起。
木轮大车凝聚了先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以说是农耕时代的活化石。2015年12月,木轮大车制作技艺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立项。

摄影师介绍

邓海,生于1958年6月,陕西省兴平市人。1981年从事摄影创作,第一期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员,现为陕西省现代摄影协会副主席、陕西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人民摄影影像艺术中心(西咸)副主任兼秘书长。擅长民俗题材摄影创作,作品先后在《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发表。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