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日上午,西北大学发布消息称,将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部电影集团三方共建西安电影学院(筹)、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
同时,在今天西北大学118周年校庆上,三方已经签署了《西安电影学院(筹)、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三方共建合作协议》。
此次,高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电影学院,从人才培养到资本市场一步到位。这意味着,西安的电影产业或将再次迎来腾飞的机遇。
西安电影产业的爆发
除了电影学院的成立,近日以来西安的电影产业不断迎来好消息。
10月1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此次电影节为期六天,今年以“丝路连接世界 电影和合文明”为主题,于古丝绸之路起点、十三朝古都西安永宁门盛大开幕。
此次电影节设置了欢迎活动、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特别影片推荐、电影市场,陕闽交接六大主体活动和电影嘉年华配套活动多场特别活动,聚集了数百位影坛名流汇聚西安,囊括了国内外众多影片,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
一直以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以光影搭建丝路文化交流的桥梁,播撒电影传播文明的种子。据数据统计,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报名影片3500余部参与。其中,参展影片方面,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电影展映共500余部,确定影院展映101部,含外语片71部、华语片18部、短片12部。全球首映1部、亚洲首映3部、中国首映5部,户外场所免费放映经典院线影片200余场。
另外,致力于帮助青年电影人与行业资源无缝对接的电影节创投会收到来自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计418个创投项目的报名。
目前这个以电影为纽带的丝路文化交流平台,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不断提升,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这样国际电影节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同时,随着电影节开幕式同时举办的还有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一大批项目落地陕西,为陕西的电影产业带来重要资源。
其中,300亿元的唐人街小镇项目落地咸阳市礼泉县,已经由由咸阳市礼泉县、深圳乐华恒业集团、著名导演宁浩共同签订了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消息称,唐人街电影小镇项目是以“秦骨、汉心、唐风”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大型体验式文旅产业项目,旨在打造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具规模、业态最丰富的文旅项目新标杆和旅游首选地。
预计项目初步建成后,将吸纳就业岗位3000个,年利税1.5亿元。全面建成后年总接待游客量可达600万人次以上,直接提供8000余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50000余人就业,将成为陕西电影基底的文旅市场重要一员。
而在这次电影节中,陕西省青年制片厂也揭牌成立,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影像工作者提供有保障的准入机制与上升通道,为发掘与培养更多的有志青年电影人才,为中国从电影大国变为电影强国献上一份自己力量的新电影公司。
从一场电影节活动带动陕西的电影产业的向阳繁荣,从一部部影片的播放到背后的资本市场的投入,再到本土资本的聚集。
这场电影节是影视界的重要文化盛事,也是西安电影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的西安电影产业已经非常繁荣,而大多签约的项目都极具含金量,还将直接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影视产业发展走向。
西安电影产业的缩影:西影厂的辉煌
说起西安的电影产业,不得不提西影厂,甚至可以说西影厂便是西安电影产业的缩影。
它不仅是陕西文化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还曾孕育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夺目的辉煌,至今仍保持着获得国际奖项数量第一和影片出口量第一两项全国纪录。
西影厂自1958成立,80、90年代风光无限,到如今改制焕发新生,至今已经60年了。
60年的时间里,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了300多部电影,200多部电视剧,出品的影片总共获得国内外奖项300多项,出口影片80多部。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誉为“中国电影的西影时代”。伴随着第五代导演群的崛起,电影《红高粱》、《老井》、《西安事变》、《菊豆》等影片在柏林、戛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以及金鸡、华表等国内电影盛事中大放异彩,屡次斩获大奖。
同时,西影作品也成为彼时华语巅峰,“西安电影制片厂”几个字成为电影的金字招牌,几乎每一部打上西影厂招牌的电影,或在国内外获大奖,或票房大卖。输出影片居全国之首,以至于在很多年间,在很多国家语言中,中国电影被翻译成“西安电影”。“中国电影是从西安电影制片厂走向世界”,成为各界共识。
然而,这一切在1989年戛然而止……
1988年投产的影片全部超成本,盲目地沿用前苏联“大而全”模式,制片厂被办成小社会,各科室、后勤、幼儿园等一应俱全,占用了大量资金等原因直接造成1989年的全面亏损。同时,这一年,电视剧市场膨胀,同时整个电影市场碰壁,电影观众以每年10亿人的速度递减,而生产成本却同时激增,当时西影的借贷超过2000万元。也是在这时,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巩俐等重要创作人员出走,重重困难让西影厂“跌落神坛”,之后一直处于维持自身生存的窘境中。
直至2000年,西影厂联合上海西城实业有限公司、西安天慧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组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再到2003年,44年厂龄的西影厂彻底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揭牌成立的“西部电影集团”。
而在这之后,“西影”这一电影品牌更像是厚积薄发,发布了《建党伟业》、《白鹿原》、《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惊蛰》加长纪念版的复映等高流量的影片,成为全球电影市场中的重要一隅。
作为陕西电影产业的重要代表,“西影”品牌的每一次出圈都提醒着我们,曾经电影市场的繁荣,一次次的高票房,一次次重大电影节的获奖,这些都是昔日陕西电影地位的辉煌。
西安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未来的沃土
无论是曾经造就出的“东方好莱坞”西影厂,亦或是现在的丝绸之路电影节引领的资本潮流,都说明了西安可以是电影产业的沃土。
而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源引入,西安电影产业未来能否重回当年巅峰?这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其实,以西安的电影产业来说,一直以来都不缺资本和拍摄电影的资源。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发展的文旅市场非常庞大,也在影视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著名景点,拍摄《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泾阳茯茶小镇,《白鹿原》的白鹿原影视基地……都成为日后重要的文旅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西安的众多历史古迹也是不可多得的拍摄资源,播放量破74.2亿的《白鹿原》里,镜头中出现的城墙、大雁塔等景观都是实地取景,这些是影片写实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影片的整体质量带来很大的提升。
在播出电视剧以后,白鹿原影视城的游客量创下历年新高,成为西安市旅游市场上的异军突起,共计百万人次游览观光度假,创造了惊人的旅游收入。
随后,《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涉及的泾阳县,在电视剧播出以后,当年国庆长假期间接待游客2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泾阳县文物旅游局管理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05.28 万人,同比增长97%;综合收入1.66亿,同比增长62%。
真实的场地带给影片最还原的场景,陕西这些重要资源是其他城市不可复制取代的,唯有立足此处才能应用。而在拍摄以后,强劲的文旅市场依然能够让这些独特的影视地保持活力,发挥二次利用的效力,实现资本运作的最大化。
综合西安电影市场昔日的辉煌,以及现在的实力,未来发展都将不可限量。
同时,随着西安电影学院的成立,电影产业链更进一步完善,以资本进入,推动优秀从业人员的培养,转化成为本土的人才增值赋能基地,为电影事业输入重要血液。
优秀的城市资源和二次发展再利用,以及适宜的资本运作,再配合专业的电影人才培养,各个要素都正在向西安汇聚,日后重回当年电影巅峰时代,也将成为时间的问题。
IXIAN.CN
一个优质的产业发展到最终往往都是人才的争夺竞争,目前西安电影的产业链也基本已经完善起来,培养产业所需专业人才是资本市场的投入,也是重要收益。
人才的聚集将为西安电影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成为产业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期待西安电影学院早日迎来开学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