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孩子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性,就好像孩子天生是这个样子的了。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对一生成长非常有益。 今天,“好家风 润秦汉”第五期如约和大家见面了,一起来听听秦汉新城纪委马思远带来的、选自《经典家训品读》中的“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经典篇目。
5
好家风 润秦汉
马思远(秦汉新城纪委)
家训: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 出处:《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译文: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天生的秉性一样,会自然而然地呈现。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婴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只要照料他们吃饱、穿暖、睡好、身体长好就行了,对于孩子的动作、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漠不关心,有的人甚至认为早期教育会损伤孩子的脑筋,有害孩子的身心发育。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既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事实上,人与人之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习惯不同。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是生活中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老师。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意思是说,从小就培养的习惯,会变成一种合乎他天性的能力。可见,早在二千多年以前,中国先贤就已经意识到儿童早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孔子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就是典型的例证。他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颜氏为了给孔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变卖了家产,带着孔子从鲁昌平乡陬邑搬至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为了教育孔子,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到自己的新家。为了解决贫困的生活,颜氏在家里办起私学,收了五个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教授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课程,同时也教当时的礼节、仪式。每个学生的学资为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孔子在跟班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记忆力超群,不但是母亲的小帮手,还给同学进行辅导。当孔子学完了全部启蒙课程,颜氏就关闭了学堂,把孔子送到鲁国最高学府“庠”学习,这里有鲁国最优秀的老师,接受最严格的教育。这期间一有机会,颜氏便带领孔子拜见名人,增长见识。由于孔子母亲择良定居,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她以不俗的眼界,高尚的德行影响着孔子,把坚强、正直、勤劳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传达给孔子,将自己对教育的远见卓识告诉给孔子,将她感受到的幸福和快乐传递给孔子,在潜移默化中如涓涓细流,成就了千古圣人。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出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教育家。
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父母来说,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绝不能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养成好习惯,就将终身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