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马东宁,女,现年36岁,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教师。方大爷,本名方龙龙,男,现年71岁,高新区庞光街道化西村四组村民,无儿无女,为五保户。两个原本毫无联系的人,却因为精准扶贫攻坚联系在了一起,2019年11月7日,五保户方龙龙的联户帮扶干部调整为教师马东宁。马东宁开始了精准帮扶工作,从西安市区到庞光街道50余公里的路程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就这样走进了方龙龙的生活,用自己不太宽阔的肩膀挑起了精准扶贫的重任,这期间有震撼、有迷茫、有感动、有收获,经过10个月的不懈努力,她终于走进了方龙龙的心里,重燃方龙龙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火,方龙龙靠着自己的力量有声有色的开始生活,她就是方龙龙的贴心小棉袄。 奔波50余公里,只为暖热贫困户的心 西安城区到户县50余公里的扶贫路程,马东宁一个月平均要往返3次以上,其中的辛苦、冷暖自知,但她向前奔跑的意志没有改变,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的初心不改,让党的好政策照进贫困户的内心,暖热贫困户心头的愿望不变。还记得初次来到方大爷家中,脏乱的卫生、简陋的陈设,方大爷不苟言笑的绝望脸庞,空气中弥漫着霉变的味道,深深让她震撼、压抑、担心。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位老人如此无助,是什么样的变故让他如此绝望,脸上、心里没有一丝对生活的希望,如何帮助他成为马东宁冥思苦想的问题。 扫尘除垢,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贫困的人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对生活毫无愿景。为了帮助方大爷早日脱贫,马东宁决定扶贫先扶智,用真心与爱的行动打开方大爷的心结。为了让方大爷重拾生活的信心,马东宁外部从环境的美化,内部从温暖孤独的内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做起。每次去方大爷家,她就像回娘家一样,带着丈夫和孩子,拎着时令水果和蔬菜,将热闹和温暖带给方大爷。她放下东西,就和家人一起帮方大爷打扫卫生,打扫院落,收拾屋子,做起饭菜。儿子小邓一声声“爷爷、爷爷”的叫着,让这个没有人气的屋子瞬间充满了烟火味。方大爷说:“小马一家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雪中送炭,扶贫路上的真情 自从扶贫以来,方大爷成了马东宁心里最大的牵挂,天冷了,她及时送去厚厚的羽绒服和棉衣棉被;过年了,米面油等年货早早备齐;平日里,鸡蛋、肉、菜等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夏季来了天气热了,她又为方大爷送去了拖鞋、夏凉被、夏季换洗衣服、床单被罩等生活用品。为了更好照顾方大爷的生活起居和身体,马东宁帮助方大爷办理了新合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等“四重保障”;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2500元;办理了助农保和贫困人员医疗补充保险,享受了每月145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国家种粮直补。通过精神扶贫,方大爷的笑容多了,生活幸福了,有了脱贫的愿望,早日脱贫的信心满满。 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多种措施,解决了方大爷的温饱问题。如何让方大爷富起来,是扶贫路上的绊脚石。根据方大爷的意愿,结合方大爷的实际情况,已经不适宜重体力劳动的他,选择了养猪这一特色产业。马东宁极为赞同,之后方大爷决定养一公一母2头猪,既可以卖猪肉,也可以卖猪崽。主意拿定,方大爷购买了2只小猪崽和猪饲料。她上网查了资料,叮嘱方大爷养猪需要注意的事项,方大爷的养猪事业红红火火的展开。她每次来都要到猪圈喂喂猪,看看猪的长势,看着小猪崽长成肥猪,还生了13只小猪崽,方大爷和马东宁的心里乐开了花。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生猪市场一片低迷,没有商家愿意买猪。眼看着十三只小猪越来越大,每天还要花钱买猪饲料,重燃生活希望的方大爷的眉头紧锁。马东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找买家、谈价格,一家不行,再换一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买家被马东宁的真情感动,以每头950元买了方大爷家的猪。当马东宁将这12350元交到马大爷手中时,方大爷激动地说:“你就是我女子,是我的小棉袄,真贴心,解决了我的大问题,谢谢你呀!” 使命在肩,征程在望。如今的方大爷居住的环境美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见人热情了,日子变得红火了。他说:“这都是我女子的功劳,是党教育了这样一位好教师,我相信好日子就在前头,我要自强自立,奋力追赶,争取早日脱贫。我真心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我的好女子!”马东宁依然奔波在扶贫路上,脚步更加急切了,信心更加坚定了,热情更加高涨了。她说:“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扶贫干部,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充足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