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傅平是空港新城北杜街道“礼义成”百年木器作坊的传承人,虽然祖上未留下一字一书,但心口相传的口诀他一日也不曾忘记。坚持使用古法制作木轮大车,完成自己的夙愿,也为后世留下这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匠世家 从小学习木器制作
“走马拔辖轱辘转, 一步三响活游锏; 丈四辕、四尺桄, 车枕四五尺五厢。” 8月11日,在北杜街道一座普通的民房内,不时传出古法口诀和有节奏的敲击声,傅平拿着自制的工具正在做活。一辆即将复原的西周木轮战车停放在屋内,几位老匠人正在完成最后的几项工艺,已经失传的西周木轮战车正在一点一滴地被复原出来。2014年至今,傅平已经使用古法制造出4辆木轮大车、1辆木轮轿车,目前正在进行西周木轮战车的复原。
1952年,傅平出生在北杜街道一个木匠世家,在父亲的熏陶下,傅平对制作木器充满了兴趣。1968年,16岁的傅平因故中断学业,返乡随父学艺,木轮大车及农具的制造修理技艺日渐成熟。
说起家族的历史,傅平眼神中流露出作为匠人的自豪。清朝光绪初年,傅平祖上的傅四公在咸阳东郊黄家沟投师学艺,掌握了以木轮大车为主的木制农具的制造工艺,后来在北杜街道创办木匠铺,取号“礼义成”,“这名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合法经营,造福社会,成就事业。”傅平的父亲傅克温为第四代传人,20多岁时便已成为技艺超群、远近闻名的木工大师。
傅平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礼义成于1954年接受公私合营,次年歇业。但他父亲始终未辍木工手艺,制作的大车轴独一无二,闻名四方,深受庄稼人的喜爱。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礼义成生意兴隆,美名远播,四乡投师学艺者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礼义成先后收来自咸阳、礼泉、兴平、泾阳、长安和蓝田等地的学徒达20多名。
历史已成过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木制农具已经早已远离人们的视野。傅平后来也不再制作农具,开始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生活都比较顺利,但是几代先人智慧凝结的传统手工技艺无人传承,却总是令他魂牵梦绕、不能释怀,“木轮大车现在几乎没人会做了,如果我不把它重新拾起来并授予后人,那就真的成为历史了。”傅平说。
2012年,傅平就开始筹划礼义成木器作坊复业,借以传承前辈技艺,挖掘保护传统木制农具文化。 “刚开始要回忆祖上留下的口诀,还有年轻时的记忆,准备自制工具,购买木料。”在木轮大车的制造中,木料的好坏是非常重要,因为遵循古法,傅平造车所用木料需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陈放才行。
“选择最好的青槐木,三冬两夏后造出的车质量才会好。”傅平说,礼义成所打造的木制木轮大车在承受道路曲折泥泞、畜力牵引不匀受力,经受风吹日晒、寒暑雨淋的损伤上,车辆仍然坚固耐用,而且还行驶轻便。
“车轮制作不允许出现钉子”
“最难的就是车轮的制作,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从2012年筹备以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备料,2014年开始,傅平与家人开始正式制作木轮大车,在完全使用木制榫卯结构的古法时,是不允许出现钉子的,所以这其中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其实就是回忆口诀和记忆,通过不断的尝试,一步一步地就把车造出来了。” 傅平说,木轮大车曾经是我国古代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民间传说最初造车是从黄帝开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各地商贸往来的需要,又衍生了双轮车、四轮车。”
直至上世纪70年代,关中地区仍在广泛使用这种车辆,只是其轮毂、轮辐和车轴渐由原来的木质构件变革为钢铁构件,木质轮辋则被充气橡胶轮胎替代。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拖拉机、三轮摩托车和农用汽车的出现,木轮大车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木轮大车凝聚了先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以说是农耕时代的活化石。2015年12月,木轮大车制作技艺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立项。
作为我国古代人民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木轮大车在生活、贸易、战争乃至外交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造一辆木轮大车,也凝聚着木匠、铁匠、皮匠、绳匠等多个老行当共同技艺,是民族智慧的综合结晶。
“礼义成”第五代传人傅平用他的坚韧和坚守,坚持用祖传技法打造木轮大车,对这项技艺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傅平说,“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干这个事,现在也传承给了后人,希望能够更好地将这项技艺流传下去,不能丢了祖先的智慧。”
后记:为非遗搭建展示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空港新城重视文化建设,把非遗工作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新城文化内涵,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大事来抓。
经过文化遗产普查发现,空港新城目前共有木轮大车、泾河竹马、泾河号子、太平曲子等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为木轮大车、泾河竹马和泾河号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泾河纸台、太平曲子、关中农耕歌、关中情歌、北杜丧葬礼仪、北杜纸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布里红拳、布里泥塑、底张桃之妖、底张布鈇画等非遗项目正在申报。
未来,空港新城将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普及保护知识 营造保护的社会氛围 鼓励个人、家庭、群体等 非遗传承方式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积极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 农民文艺汇演等活动 为非遗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