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22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下文简称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陕西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民航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作为陕西“三个经济”的缘起地、先行区和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的主要载体,空港新城将保障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列入新城的“头号工程”,汇聚临空经济服务局、自然资源局、规划与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多部门力量,主动担当、努力作为,全力推动机场三期建设工程进展,为大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贡献空港力量。
主动上门,精准服务 全力保障机场三期建设 始终把坚持服务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就是服务“三个经济”的理念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成立临空经济服务局,专项服务和解决三期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并主动对接西部机场集团、西北空管局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并成立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召开20余次项目推进会,围绕建设计划,提前梳理出掣肘项目建设的问题,并针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研究讨论解决思路,将问题前置解决,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机场在总体规划、机场建设、非航产业等方面开展紧密协作,高标准打造T5站前商务区和“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并始终坚持“多规合一”,将机场的总体规划、净空保护和噪音控制等全面纳入到城市规划,确保“港、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全力保障机场三期建设工程用地。积极克服项目问题及疫情影响不利因素,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速突击,坚持“整村征收、重点保障、分期交地”原则,积极谈判。截止6月17日,顺利完成机场三期扩建涉及的10个村庄约1.4万人的拆迁工作以及18个村庄的大田流转工作,累计向机场交付土地11337亩,优先保障了机场三期急需63个重点区域的地勘工作,保障了项目文堪完成。 严格落实“一企一策一方案”,安排专人对机场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一对一服务,协助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个性化方案。 单独投资20亿元,建成通车26公里的“机场服务环”主干道路环网,便于机场客货集散和东、西航站楼群快捷连通。 机场做大,空港才能做强,全力推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进展的同时,空港新城坚持“发展同向、规划同图、交通互联、基础共建、设施共享、体制共创、保障优先”的港产城融合目标,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积极开展T5航站楼前商务区建设。 T5站前综合商务核心区 构建机场商务综合新生态 T5航站楼前综合商务区依托T5航站楼及唐顺陵景观中心,围绕“门户、轴线、中心”三大设计理念,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三片区”的空间格局,即沿航空城脊柱形成的城市发展主轴,站前商务中心和唐顺陵景观中心两大中心,站前商务综合区、总部商务区和产业研发商贸区等三大片区。
T5站前综合商务核心区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35020平方米,主要功能包含现代商务中心、丝路门户综合体、星际酒店、国际企业总部、国际交流中心、政务综合服务等功能,将形成以人流集散、商贸服务、总部办公、购物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元素聚集区,以独特的功能魅力成为空港新城目的地,成为独具特色的大西安空中门户。
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建成投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东西航站区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将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更加优质的特色服务,加快构建“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为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发展新动能。
在带来客流和货流快速提升的同时,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也将进一步助力空港新城高端航空服务业、总部经济、临空会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高端制造业等各类经济蓬勃发展,必将加快推动T5站前商务区、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航空CBD等空港新城各大片区建设,加速临空科技、航空物流、文化会展等临空产业的聚集,统筹推进“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同时,空港新城将依托这一国际航空枢纽,更好的发挥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指定口岸、第五航权等开放功能,加速临空科技、航空物流、文化会展等临空产业的聚集,统筹推进“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正式开工,拉开了陕西省临空经济新一轮发展序幕,空港新城将乘势而上、借力发展,在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和全球航空枢纽打造上不断发力、突破,全力推进“三个经济”建设,助力大西安实现追赶超越。
未来,空港新城将持续对标世界一流,紧抓“一带一路”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机遇,进一步推动全球航空枢纽、超级邮政快递枢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落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