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王,1962年4月出生于礼泉北屯乡下韩村,1981年10月应征入伍,19岁身着军绿,在军营里度过了20载难忘青春岁月。
他叫王俊学,2001年,从正营级干部转业到咸阳市地税局,先后在礼泉县地税局赵镇所、渭城区地税局正阳所、咸阳市地税局基建办、咸阳市地税局泾渭分局、秦汉新城地税分局、秦汉新城税务局等岗位身着“税务蓝”17年。老王的人生精彩瞬间,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
从军二十载 戎装一生情
“虽然退伍,但军人本色不会褪,军人作风不会丢,军人永远是最高的荣誉。”这短短的一句话浓缩了他的半生奋斗经历。曾参加老山轮战,把军功章数次让给战友,宝贵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历练了他过硬的作风。
1981年10月,王俊学从礼泉县北屯乡一个小山村入伍。参军后,由于身体素质好,3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就被团里抽去参加全团示范班训练,从队列、射击、单双杠,到100米障碍、10公里越野,样样成绩突出。第二年,他被选送到师部培训,当了一年教练班长,多项课目示范表演受到好评。
1985年10月,所在部队接到中央军委赴滇轮战命令,部队转入一级战备,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本来已超期服役的他,已做好退伍的准备,但一纸战斗命令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决定留下来参加保卫边疆,随即投入临战训练。一天,王俊学正参加训练,老家来人说,他父亲得病去世了。王俊学悲痛欲绝,部队给他批了24小时假,他立即动身从部队驻地返回礼泉。参加完父亲的葬礼,忍痛脱掉孝服,直接从坟地步行到镇上,坐公共汽车返回连队。回到部队后,他立即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其实就是告别遗书,他是家里的老大,安排了一切后事。第二天,他就随部队来到云南前线。赴滇轮战已经过去了32年,但对于经历过那次战争的人来讲,仿佛就在昨天,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永远难以忘怀。
坚守猫儿洞 生死不退缩
老王参加过激烈的老山、者阴山作战,历经生死考验。他回忆起当年在老山“猫儿洞”的作战经历,仍记忆犹新,始终不能忘却。
1985年11月,连队正式开赴前线。起初,给前沿阵地送补给物资, 担任排长的王俊学在老山前线最前沿。“猫儿洞”与敌仅距几米,老王与战友侦察敌情、勘察地形,坚守阵地不退缩。在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用生命捍卫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老王坚守的是老山那拉口,也是最危险的前沿阵地,被称为“绞肉机”的211阵地,在阵地上有3个哨位是敌我交错,其中1号哨位离敌人最近,可以听见对面的声音。王俊学的哨位在一个石头缝,人要钻进去,洞内潮湿,十分狭窄,经常与蛇为伴。如今,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狭路相逢的战场上,能坚守阵地就是英雄好汉。1986年12月31日晚,2名战士下山背水,一名叫李含俊的战士牺牲。为此,王俊学很内疚,直到现在提起往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老山,敌我双方犬牙交错,互相挖猫儿洞防守,双方相互对峙着。越军在失去211阵地后,不甘心失败,疯狂发动反扑和偷袭,王俊学和战友在211阵地坚守了130多天。老王清楚地记得,越军潜伏到我军阵地偷袭,阵地7名战士,牺牲了1个,剩下的6名战士坚守在“猫儿洞”。阵地上每天要落下近百发各类炮弹,稍有动静就炮火覆盖,加上雨多,洞内潮湿,条件十分艰苦,战斗异常激烈和残酷。
1987年元月7日,老王所在的团英雄四连,在211阵地北侧200米处展开出击拨点行动。在那段时间,为配合部队行动,前沿阵地断供补给长达半月,老王和几个战友近一周没有水喝,仅靠一点压缩饼干充饥。完成任务撤退下阵地时,王俊学带领战士跨过10米地雷区,转眼,敌军打来9发炮弹,差点炸到他们,由于对敌人炮弹声音判断准确,躲闪及时,才没有人员伤亡。大家相互搀扶着撤出了战斗,顺利返回后方,在评功会上,王俊学执拗地坚持把一等功让给战友。老王回忆起这些往事感慨地说:“我从来不后悔,也永远不会后悔。”
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多年,但王俊学没有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多年来,老王坚持看望牺牲战友的父母,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2017年,老王专程去了一趟甘肃,看望牺牲的李含俊战友的父母,得知其家人每月享受政府低保时,心里感到一丝安慰。
退伍不褪色 甘做铺路石
翻开老王的履历,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不寻常的经历:1993年宁夏西吉维稳,1996年华县抗洪抢险,1998年秦岭森林灭火……
2001年,老王结束了军旅生涯,从正营级干部转业到咸阳市地税局,当年10月分配到礼泉县地税局赵镇所。老王负责农村片区,他买了一辆摩托车,走村串乡,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不当门外汉,老王暗下决心,参加全国税务机关资格考试。他每天早出晚归,边工作边学习,狠下功夫学业务,考试一次通过。当年,老王调回礼泉县地税局政工股任副股长。
2003年落实军转干部政策,老王从礼泉县调到渭城区地税局,分配到正阳税务所工作。在以后的几年里,他扎扎实实学业务,上午在所上处理手头工作,下午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连续两年被评为征管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正阳税务所连续4年考核位居渭城区地税局前3名,这其中也有老王的一份辛勤付出。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初心待未来”。2008年,老王调回咸阳市地税局基建办,负责完成了咸阳市地税局办公楼、办税厅以及直属分局办公楼装修等任务。他虚心学习基建行业知识,从合同起草、签订,到图纸设计、施工组织等,从不懂到懂,独当一面。2015年,老王加入新组建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地税分局,负责完成了秦汉办税服务厅和机关办公楼装修等工作。老王是一个随和的人,在单位虽说享受副处级干部待遇,但没有一丁点架子,对工作丁是丁、卯是卯,一点都不含糊。转眼到了2018年7月,秦汉新城国地税正式合并,老王分在纳税服务科。纳税服务尤其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老王积极协助部门负责人,想办法做好前台服务人员的思想工作;在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协助做好机关与基层税务所沟通协调,按要求上报进度;每天坚持到办税大厅巡查,监督税容税纪以及税收新政策的落实。
老骥伏枥不言老,愿做晚霞映花红。58岁的老王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一个有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个经过各种考验的转业干部,更是一个有着20年工龄的税务干部,我很珍惜退休前这两年有限的工作机会,在新的纳税服务岗位上做一些事情,为优化秦汉新城营商环境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