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西北地区调水,自我国建国以来被很多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及工程界精英广为推崇,网络上关于空中调水的方案已经有5个版本,从毛主席上世纪建国初提出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到50年代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工程气象学设想,再到1994年当时的中国首富牟其中提出的引印度洋暖湿气流到我国西北的设想,再到民间水利学家郭开2006年提出的朔天运河,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2019年提出的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这些方案都因工程规模过大、投资过大、实施难度过大、后期运营成本过大等原因搁浅。
但是,近期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天河工程,即从空中调云+人工降雨,前景非常好!第一,大气中持续流动着的一条天河含有海量的水气,极有规律、有周期的影响着全球的降雨分配;其二,季风几乎吹遍了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只是分为热气流、冷气流和暖湿气流,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各类地表环境;其三,与长达近千公里的隧洞来比较,选择沙漠的上风处并且在河流水资源充沛聚集的地区短距离(几十公里距离)引水造湖形成湿岛,将沙漠上风处白白流入大海的河流水量拦蓄在一个蒸发量很大特定区域,所造湿岛蒸发的大量水汽将随着地球额定不变(受自转偏心力、两极引力和海陆热相差异影响)的季风风向流动至下风处的沙漠地区,为沙漠地区带来大量降雨!随着沙漠地区上风处的湿岛效应逐步增强,大量的热风下沉与下部较冷的水汽交换形成降雨,大量热量在降雨中随着水汽的蒸腾作用消失,且在7000米以下对流层中下部随着水汽交换增强逐步形成高压,这种高压最终带着大量水汽进入了对流层下部2000米以下低空气压非常低的沙漠地区,形成降雨!
下图所示西南季风可从印度河平原顺着印度河流域的高山峡谷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受热带干燥季风影响形成的沙漠,夏季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季风风向始终向陆地流动,冬季季风风向始终向海洋流动,此沙漠的上风口就是印度大沙漠(也称塔尔沙漠),另外,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也是此沙漠东部夏季风的上风口。如果,将印度河每年2000亿立方米入海流量引入印度大沙漠(塔尔沙漠),并且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大渡河建坝拦蓄洪水,增加我国东部太平洋夏季风的水汽含量,两路夏季风最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交汇,会形成大量有效降雨,最终改善沙漠生态环境!
我国的南亚邻邦印度于1950年开始调水整治印度大沙漠,当初在塔尔沙漠东西南北四个位置各建设了水坝一座,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和长达数十年的努力,近些年我国友好邦国巴基斯坦建设了全国水网工程,卫星图上印度大沙漠(也叫塔尔沙漠)已俨然一片绿色,而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和中部由印度大沙漠这个上风口的湿岛效应,逐步变得湿润,降雨增多,8月3日的卫星图可见,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个面积相当于一个陕西省国土面积大小的绿色区域,从卫星图上能看得非常清楚。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伴随着我国沙漠化的治理,各地区的气候将趋于正常,极端天气会减少,雨水会更加充沛。但是,这一时期一定要做好城市乡村防洪防涝工作,多措并举,减少雨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