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在西安高新区大通巷、科技一路等多条道路上,有了几根特殊的灯杆,通体黑色,高耸矗立,实现了路灯、通信、环保、安防等多种功能。这样的多功能灯杆,是高新区大力推进“多杆合一”工作的成果。
过去,路灯杆、交通设施杆、道路名牌杆……一条路上杆件林立,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影响了交通安全。为高效利用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今年5月份,按照《西安市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项目工作方案》,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多杆合一”整治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多杆合一”工作,高新区率先垂范,综合先进城市“多杆合一”工作经验和各方面信息,结合多功能灯杆应用和5G基站布设工作,实施了高新区“多杆合一”和智能灯杆应用试点。
大通巷和科技一路这两条道路位于高新区核心区域范围内,原有设施老旧,短短不足1公里的路段内,集中了路灯杆、交通信号灯杆、监控杆、各类标识标牌杆件达到37根,视觉感受杂乱无章。在实施“并杆减量”,推行“多杆合一”后,将37根各类杆件全部集中在21根多功能灯杆上,使街道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极大改善提升了城市面貌。
现如今,走进高新区大通巷和科技一路,21根新型多功能路灯杆笔直地矗立在道路一侧,与传统灯杆相比,多功能路灯杆兼容了多种新功能,包括增加LED智能灯控、井盖监测、垃圾桶满溢监测、绿化土壤温湿度监测、环保监测、智能交通、安防摄像头、公共广播、通信基站等N种应用设备,最重要的是它还具备扩展功能,需要新增其它设备可以随时进行安装。
高新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杆合一”和多功能灯杆的广泛应用,是智慧照明、智慧道路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应用场景基础平台,构建高效、协同、共享的城市时间、空间管理模型,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智能服务,为政府提供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为企业提供行业应用新生态,也为十四运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了解,推进“多杆合一”工作是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举措,高新区以迎十四运建设为契机,进行“多杆合一”多功能灯杆示范路段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