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明香,女,1993年出生,高新区兴隆街道张王社区人。在刘明香的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她希望自己可以和爷爷奶奶父亲健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正是因为心存这样的梦想,所以她心甘情愿地承受大多数同龄人无法承受的苦楚。 刘明香的家庭情况特殊,家里的三个老人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爷爷76岁,患有脑梗,轻度痴呆;奶奶72岁,因心脑疾病引发后遗症,现仍瘫痪在床;父亲,47岁,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失去一般劳动能力。看着自己的亲人们饱受疾病的折磨,刘明香心里充满了不忍。初中毕业后,不满18岁的刘明香就开始在家照顾老人,她是全家的指望,这一点即便到她结婚之后也始终未曾改变,婚后的刘明香并未满足于自己的小家庭,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长辈们身上,她带着自己不满2岁的儿子,夜以继日地照顾着生病的亲人,始终不离不弃。 在别人享受着家庭的欢乐时,年少的刘明香却没有这么幸运。父母不和,母亲离家出走,原本完整的家就此四分五裂,父亲因此患上了抑郁症,病情加重,精神变得有些异常;身体孱弱的爷爷奶奶也因此事而身体不便,难以下床,需要有人长期在身边照料。十八岁,本应该是一个女孩最为阳光最为欢乐的时刻,而刘明香却在这个年纪尝到了本不该尝到的人间疾苦,事实已然发生,唯一的办法便是坦然面对,坚强的刘明香并没有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而是勇敢面对残酷的生活。她对整日以泪洗面的奶奶和常发牢骚的爷爷说道:“不要怕,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人还在,敢吃苦,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很难想象一个当时还不满18岁的小女孩会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品质,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有人说: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像阳光一样温暖,也像春雨一般滋润。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刘明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家人感受到自己的爱与关怀。被生活重压的她,把家里的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是当之无愧的孝老爱亲典范,受到亲戚乡党的一致好评。 2012年奶奶身体出现问题,长期卧病在床,生活起居都要靠她料理。老人牙口不好,肠胃差,饮食上稍有不注意就会拉肚子。为了让卧病在床的奶奶身心舒适,刘明香慢慢摸索出了应对的方法。在饮食方面,她悉心照料,勤换品种、勤换口味,尽量让老人吃好喝好。在卫生方面,她按时提醒奶奶大小便,并勤洗勤换衣物、被褥等;在护理方面,因老人血压血脂高,血管严重硬化,需终生服药,她就每天不忘端来温水,帮助奶奶服药。为了防止奶奶皮肤生病疮,她还经常给老人按摩,定期洗澡。为了让老人心情好,她天天放收音机,又时不时讲社区家长里短,奇闻趣事。除此之外,平时她非常注意室内的通风透光情况,定时开窗透气,让老人生活的空间保持空气清新。 她的爷爷患有脑梗,常犯糊涂,她就每天帮助爷爷按时服药。老人记忆力不太好,但又喜欢出门晒太阳,为了防止老人走失,她经常陪伴在爷爷身边。为帮爷爷补充更多的营养,她总是换着口味做饭菜。 自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离了婚,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多年来,父亲对家里大小事务从不过问,见到人也不说话,有时只会自言自语几句。医生说这是严重的抑郁、自闭、精神分裂的表现。她怕父亲长期这样下去精神会越来越糟,就托人带父亲出去务工,通过干活、做事分散注意力,同时也能让他多跟人接触、多跟人交流。几次短期外出打工的经历,让父亲心结慢慢解开了,情绪舒畅了很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人人都夸刘明香很了解父亲,她的脑子灵活,想的方法也很奏效。 这样的家庭情况,谁提起都会感到头痛。年纪轻轻的刘明香,在这样的困境面前,用自己的爱和信念撑起了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刘明香行孝重义,积极进取,是尊老爱老、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