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风光] 端午节去哪儿打卡 中国周城端午香包节绝对不虚此行

7786 2
发表于 2020-6-27 11: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仲夏时节,端午将至,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有着很多传统习俗。佩戴香包,便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记忆里的端午节,总会佩戴姥姥、奶奶亲手制作的精致香包于身,淡淡的草药味能够弥漫整个夏天。香囊作为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经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香囊,送给亲人、朋友,更蕴涵了一分深挚情意。传承中华端午文化,感受端午浓情,纳福伴安康。
这个香囊的来历可不小?香包古称香囊,俗称“荷包”,民间也叫“耍活子”“绌绌”,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类民间刺绣工艺品,源于战国时期。很早就受到“影子”艺术的影响,具有实录性和实物性,真实形象的记载了这块黄土地上先民们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它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千年荷包万里香,大美周城迎端阳。昨日,西安等周边游客齐聚周城,乘风波浪粽有情,共同参与周城香包节。周城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佩戴香包的习俗,相传武王伐纣时期,姜子牙在活龙山屯兵演武时,就让士兵佩戴香包防疫驱邪,此后周城一带的百姓,便有了在端午前后上山采药,做成香包子送亲友的风俗…在《山海经》中记载:“熏草、佩之可以防疠”,《千金要方》中称其能“避疫气”“令人不染”,对于端午节,苏轼则写道:“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据说,商末周初,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虽然年逾七旬,还是千里迢迢投奔西歧,垂钓于磻溪。遇到百姓有疾病,他总是上活龙山(周城所在地)采药,对许多中草药都有研究,后来,在周城操练兵马时,他就派人采药,出师伐紂时,这些草药随粮草一起运往前线。一个严寒的冬天,周武王吊民伐殷纣,各路诸侯聚集在黄河孟津,在准备渡船的时候,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部队爆发了瘟疫,眼睁睁看着英雄战士一个个倒下,死去,大家束手无策,极度恐慌。军师姜子牙把中草药用绸布包成许多小包包,分给士兵佩戴领口,没几天,瘟疫就奇迹般的消失了,武王命令部队登上渡船,杀向朝歌。姜子牙真是料事如神,这些药材真的派上了用场。事后,周城一带百姓把这些草药和配方视为珍宝,一直流传民间。
来周城,让我们一起聆听三千年前的那些故事。
中国周城
褪去白天车水马龙的忙碌,漫步在星月交辉的夜空下,往往能看到一个城市最真实的样貌,而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夜间的旅游,往往更加放松休闲,远离城市,在秦岭脚下彩云深处,在美丽的西安周至中国周城景区,“周城千古颂”夜场已开启,在最难捱的夏夜,周城用现代的声、光、电带你一起穿越时空!
据悉,周城夏日狂欢季活动不仅有丰富的夜场演出,还有啤酒烧烤,特色小吃满足你夏夜狂欢、撸串的种种需求,如果,你在城里待的烦了、闷了,不妨来周城转转,释放压力,让自己在民俗文化的体验中,获取一份美好心情,为自己加油!
夜幕降临,周城的灯亮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竹马跑起来了……换上古装在这美丽的夏夜,一起穿越三千年,走进中国周城千古颂,沉浸式体验一场不同凡响的夜游盛宴。
图文编辑:杜春玉
摄影:嘟嘟视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传奇小生 2020-6-28 22:12 赞同 +1

评论2

传奇小生Lv.11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20-6-28 2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千年荷包万里香,大美周城迎端阳,
周城美名扬四方,楼主佳作共分享!
小车不倒悠着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南拳妈妈Lv.12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20-6-29 07: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