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 隆重发布

7939 0
发表于 2020-6-24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微信截图_20200624153808.jpg
6月23日上午,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2020年西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会议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峰主持,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书记、院长高东新,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永强,经济研究所所长程丽辉,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赵银侠,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以及3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体、网络和新媒体代表出席发布会。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发布。“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以‘回顾制造’为主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要求,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全面分析西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状况。”会议主发言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永强指出,“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作为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西安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西安奋力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之一。”
《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是继《复兴中的世界城市》《韧性城市》之后出品的第三本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公司、经济观察报政研院为主体的开放智库联合体——国际化大都市研究小组(IMD)研究编撰。秉持“品牌化、专业化、常态化”研究范式,蓝皮书通过全面回顾过去一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发展成就,科学研判当前西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增后劲,为西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构建“1+1+4+6”的研究体系
《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全书共分为一个总体报告、一个主题报告、四个研究报告和六个特别报告四大篇章,总体形成“1+1+4+6”的研究报告体系,共计23万字。
其中,总体报告在全面回顾过去一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以“9+15+1”城市为对标参照,以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评价指数(IMDEI)为测评工具,以西安为基准,创新构建OST城市分级系统,评价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综合排名和六个分项排名,精准刻画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阶段和超越、相持和追赶的城市对标。通过综合研判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所面临的阶段问题、长期短板和外部挑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解决发展核心问题的关键之策。
主题报告“回归制造”为主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工作部署,聚焦城市发展中“制造业不大不强”的关键问题,以一个主题报告为重点,四个研究报告为支撑,通过探究国际化大都市与工业化的双螺旋结构关系,钩沉西安工业发展简史,透视工业发展问题,提出西安制造的三重回归。研究报告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点领域,从先进制造业强市合肥经验的移植借鉴、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弗劳恩霍夫模式的有机启示、现代学徒制的深化应用,以及服务型制造的复制推广等四个维度,对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特别报告聚焦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中业已发生、易被忽略的重大题材,分别从西安高新区中央创新区(CID)建设、西安荣膺UCLG联合主席城市、韧性城市建设、西安瞪羚企业、西安城市品牌等多个领域出发,以独特的视角,深度挖掘其之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潜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微信截图_20200624153819.jpg
科学评价城市发展质量
本年度蓝皮书以“追赶超越”定位为主线,全新升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3.0),构建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即IMDEI),并以“9+15+1”城市为对象进行科学测评,以IMDEI指数得分为依据,构建形成1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和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外交往、生态环境等6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分项排名”,用以精准刻画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发展位阶和追赶、相持和超越的目标对象。
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成都、武汉、天津和南京。西安IMDEI指数得分2.4529,位居综合排名第11位、国家中心城市第8位、副省级城市第7位。
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分项排名中,西安“文化建设”一骑绝尘,荣膺第5,“对外交往”实力不菲,位列第6,“科技创新”优势不减,排名第9。上述三项指标排序靠前,表现良好,集中体现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传统优势。“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同列第12位,二者高度同步展现出现阶段发展的历史必然,凸显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均衡性。受“生态环境”(第20位)指标影响,西安无缘十强,位列11。

微信截图_20200624153828.jpg
全新升级的指标体系3.0契合并概括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同全球主流评价标准体系接轨,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态势,在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方面进一步增强。“与前两个版本的指标体系相比,指标体系3.0全面导入指数化,通过对58项二级指标数据实施标准化处理,进一步消除数量级影响,使数据更适于综合对比评价,同时确保了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指标体系的完整性。”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主任李栋介绍说。
为进一步明确西安在“9+15+1”城市坐标系中的发展位次,IMD以西安为基准,依据IMDEI排名,建立OST城市分级系统——Overtake(追赶)、Stalemate(相持)、Takeover(超越),进一步明确了西安“追赶超越”的城市定位。
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主编,李栋强调,“西安虽一步之遥无缘十强,但同排位第十的南京不分伯仲。”跻身中游的排位,一方面表明西安拥有向上争先进位的强大潜力,另一方面也有被奋起直追者反超的可能。前有高标、后有劲敌。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十四五”时期,西安可将“追赶超越”的对象锁定为IMDEI得分接近的武汉和南京。
“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大格局双重叠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期许的西安担当和自我抉择的生态位次,离不开城市最为基础的经济支撑。”李栋认为,西安在新冠疫情常态化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倒逼中实现追赶超越,离不开综合实力方面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9+15+1”诸城共同的使命,没有一座城市自甘沉沦。当前,武汉面临后疫情时代的低位盘整,南京处于发展战略大调整过程中,均为西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机遇业已乍现,西安如能凝神聚气,万众一心,加快补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即能凭借综合性优势实现对南京的反超。
专业化、品牌化和常态化运行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是一家专业化城市发展研究机构。2018年7月,由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联合西安市社科院共同发起成立,系陕西省首家集官方智库、社会智库、媒体智库,以及相关国际化定位的开发区、企业为一体的跨智库、跨行业开放智库联合体。致力于通过构建优化自有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科学测评目标城市综合发展质量,定期发布专业研究成果,全面发挥智库资政启民功能,打造中国智库研究领域跨界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作为IMD编撰的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从2017年迄今已累计发布3部,包括《复兴中的世界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8)》、《韧性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9)》以及全新的《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
四年来,随着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蓝皮书》系列服务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作用不断彰显。当前,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凸显出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早在2019年,《蓝皮书》中即率先引介、大力倡导“韧性城市”理论和实践,建议西安及早启动韧性城市建设,以系统性冗余设计增强城市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冲击的能力。今年6月,“韧性城市”建设写入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这是“韧性城市”自蓝皮书率先提出以来,首次进入陕西省官方话语体系,也是IMD发挥智库资政启民功能的重要体现。
本年度《蓝皮书》在策划、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以不同方式鼓励、支持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相关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离不开开放智库联合体IMD所有成员单位的齐心协力和各展所长。
面向未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研究小组(IMD)的核心智库,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将以建设“开放智库联合体”为目标,持续深化同不同界别智库间的跨界合作,深化产学研一体化,以《蓝皮书》为重点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强化输出系列公益性智库产品,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也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提供长效的组织保障。

附件1: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1个)
微信截图_20200624153843.jpg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天朝的农民 2020-6-29 19:05 赞同 +1
ctct 2020-6-24 16:44 赞同 +1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