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穿越千年,共享未来,大明宫与西安奔跑共荣

6233 0
发表于 2020-6-16 16: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明宫,中国历史上称雄世界的大唐帝国著名的宫殿群始建于公元634年,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立都,历时长达200余年。

在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中,大明宫是最为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它的面积抵得上3个凡尔赛宫,4.5个故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15个白金汉宫。

只是随着朝代更迭,大明宫随着战火逐渐湮没......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351.jpg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复原图

在建国后,大明宫遗址区曾是西安市最大的棚户区,棚户区面积占全市的2/3;这里也曾是西北最大的建材批发集散地,“道北”一度成了这个混乱和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自从西安市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及周边城市环境的改造工程之后,这里成为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起步之地。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400.jpg

现如今,全国各地一个个考古遗址公园开始建设,从西安起步的这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不只是全国范围的示范引领作用,大明宫遗址区的开发更为区域发展搭建了"民生驿站"与"经济戏台"。

2007年10月,大明宫迎来了历史性机遇,西安全面启动“大明宫遗址保护暨国家遗址公园”工程,以“一心两翼三圈六区”的空间格局,统筹遗址区内经济设计发展,将文物保护、民生改善、城市提升,熔于一炉。

数年时间,改造了“道北”棚户区,拆迁了含元殿、八府庄、自强、联志、孙家湾、坑底寨先锋七村庄,拆迁八十余工厂,二万七千商户,十万余民众,约五百万平方米建筑。“先安置、后拆迁”,为中外文物保护史上所罕见。

现在回看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保护开发,不仅为文物长治久安的保护提供了条件,让西安获得一大片城市中央绿地,并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质的提升。

于此同时,长期困扰西安城区北跨发展的难题,通过保护开发大明宫为核心,在西安传统中轴线上,打造了文旅胜地、商圈和公园人居住区,成功开启城北发展的开端。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408.jpg

拉开城市骨架“向北走”的大西安,新的商机在城北与新区间融合贯通,也为大城北成为世界级中央城市政商经济中心带来更多机遇。

而高规格的交通规划,犹如强壮的动脉源源不断的为大明宫区域注入新鲜的活力。

2011年9月,纵贯南北的地铁2号线通车,将西安南北两大核心完美串联,也正式拉开了西安地铁时代的序幕。

2018年12月26日,西安地铁4号线通车运营,为大明宫带来少有的“双地铁”的加成,通过2、4号线串联西安南北,人口的集散更为通畅。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418.jpg

文旅核心+双地铁的区域价值,吸引了无数商业资源入驻,有数据预计,大明宫区域各种类型的商业体量将达数百万平米。

而目前,该区域已经拥有了大明宫万达、百寰国际、四海唐人街、大华·1935等众多商业。这些项目大都包含了大型商业中心、城市步行街、甲级写字楼等,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围绕大明宫形成名副其实的多商圈格局,助推西安城市发展和商业升级。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426.jpg

高规格配套打造大明宫区域,依托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也在西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不古不今,却亦古亦今,新锐和厚重,人文和自然,和谐于一体。

一个城市的公园,其意义不仅是承载“绿肺”功能与城市中心不可再生的资源,更是彰显着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堪称一座城市的价值符号,丈量城市生态文化,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微信截图_20200616164520.jpg

大明宫遗址区,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双地铁的交通配置,大牌扎堆的商业体,给这块土地赋予全新的价值话语,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央公园应运而生,再次为西安这座拥有着十三朝华夏文明古都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大明宫,穿越千年,与西安奔跑共荣。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