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五晚21:40首播 周日上午10:21重播 《西咸时间》在陕西一套 准时和大家相约
从2018年6月1日到今天 每周一期,每期10分钟 《西咸时间》陪伴大家 已经整整100期了
100期,1000分钟 每一幅画面 每一句话 新区两年来的每一个发展变化 陕西广播电视台的3位记者 用脚步丈量 用镜头记录 用心感受 “云岚无迹,风影无踪,可是柳公子比他们更忙碌、更迅速,也更辛苦。小迪老师还开玩笑说柳老师不会饿,不用吃饭,所以扫福应该张张敬业!”今年元旦,一位实习生在给柳红兵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 柳红兵是这样 王小迪、闫军也是这样 这3位记者个个敬业 为观众奉献了最好的《西咸时间》 《西咸时间》主要包括时政新闻、动态消息、主题报道、西咸资讯等栏目。每期10分钟的节目,从策划、拍摄到后期包装,全部由3位记者完成。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是后期制作,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多拍是常态 “每期播出信息10条左右,但实际上我们每期拍的内容远远超过10条,只是节目时间有限发不了。”王小迪说,“最多的一个月,我们3个人一共拍了75条。”
多跑是常态 “初到《西咸时间》时,新区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五个新城‘跨度’很大,感觉每天都要跑很远。”闫军坦言,“早上跑泾河(新城),下午跑沣西(新城)。有时一人一天要拍3条片子,奔跑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多干是常态 作为记者,他们的假期也常常被工作占用。 2019年元旦,他们在忙着制作《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五周年》主题节目,为了5分钟的节目,花了他们整整3天时间。 2019年春节,五个新城及各景区年味十足,各类活动精彩纷呈,他们放弃了跟家人团聚,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切。 2019年五一小长假,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双信“进口货”保税精品展示中心运营正式启动、国家一级演员贠恩凤做客第十五期西咸文化大讲堂、新区重点景区开展传统文化旅游活动,游客们在忙着饱览美景,他们在忙着拍摄素材。 …… 虽然辛苦忙碌 但在西咸时间 记者们也有着自己的“小欢喜”
柳红兵 记录新区变化,让我乐在其中 “新区的领导是实干型的,调研比较多。”柳红兵说,“调研拍摄因为要不断走动,没办法使用架子,我们经常是将摄像机抱在胸前,一边倒退着走,一边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这样才可能拍稳。拍完一个镜头后要迅速调整,赶着拍下一个镜头。为了拍摄需要,有时还会有一点小危险。”但柳红兵很享受这种“憋住气”的感觉。作为“泾河女婿”,他们一家人都觉得泾河新城近年变化特别大:路修得特别宽,路灯特别好,去茯茶镇也越来越方便。记录新区的变化,让他乐在其中。
王小迪 见证西咸蝶变,让我们自豪
“脱贫攻坚的主题报道我们做过很多期,比如空港新城太平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产品“走出去”,让曾经卖不出去的红杏成了香饽饽,帮助贫困群众走上了稳定长久的致富道路。”王小迪说,“西咸人是开拓者和建设者,我们则是记录者和见证者,能用手中的镜头记录西咸人的点点滴滴、见证西咸新区的华丽蝶变,让我们深感自豪。”
闫军 感受新区之美,让人心情愉悦 “‘五路四桥’、互通式立交的开通,加快了西咸一体化的步伐,让市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秦汉互通式立交开通后,从朱宏路开车去秦汉新城核心区只要15分钟左右,第一次走时就觉得好近。”闫军说,“新区这两年的变化特别大,树多了,路也宽了,交通也方便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沿着河堤路走过,一路都是美景,采访拍摄时让人心情愉悦。” 与三位记者一起经历“西咸时间”的 还有主持人李甜甜
李甜甜 站在新起点,报道新西咸 一档十分钟的新闻资讯节目,对于参加工作二十年的主持人可能算不上什么挑战,但我还是要说声“感谢”!感谢《西咸时间》让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和走近这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100期的节目不只是一个数字,它记录了两年来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新”是我脑海中西咸新区最显著的特点。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也希望用常变常新的信念为这档节目注入新的生机。一切让“时间”来说话! 三位记者深入新区各个角落挥洒汗水 主持人认真播好每一期节目 他们的敬业 让《西咸时间》从开播时就是高起点 其创新模式也荣获2018年度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二等奖
节目开播两年来 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新区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江涛 这样说: 《西咸时间》作为一个窗口,向全省观众展示了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别样风采!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西咸时间》能够继续立足西咸、放眼全省,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好西咸声音、讲好西咸故事、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西咸城市品牌形象。 今天恰逢栏目开播100期 让我们一起 向在幕后辛勤付出的编辑制作团队 说一句 谢谢,你们辛苦了! 未来 《西咸时间》将继续聚焦新区发展 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