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地摊经济兴起,走在时尚前端的大唐岂能错过良机。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鲜香麻辣的街头小吃、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熙熙攘攘的人群,让长安城内充满了亲切热闹的烟火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白、安乐公主等文学界、设计界、时尚界大咖们,也盯准市场,纷纷筹划摆摊大计。
摆摊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合适的地点。 西市,小到吃穿用度,大到医药家具,甚至许多海外代购商品,在这里都有无限商机。如果你是网红美食厂牌的选手或者日用百货厂牌的选手,那么就和白居易、杜甫一起来西市发家致富吧。
东市,红飞翠舞的全网最新款、别出心裁的手工艺品,二百二十行、行行好物,各色稀世珍宝应有尽有。如果你是时尚达人厂牌或者奇趣好物厂牌的选手,那你必须跟随李白、安乐公主来东市大展拳脚。
“不用挑、不用找,个个质量都很好。王中王、盖中盖,哪个质量都不赖……”精神小伙的精神吆喝,让东市瞬间燥起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嗜酒如命的李白,抓住了“地摊经济”的浪潮,趁着入夜人最多的时间,将自己常年不穿的“大貂”和闲到长膘的五花马,拉到了东市摆摊,还没等吆喝就被一抢而空,名人效应果然不是盖的。趁着夜禁前,老李赶紧去西市买醉了。
听说李哥摆摊风生水起,热衷于文学的白师傅也不甘落后,拿出祖传的胡饼配方,在西市开起了一家胡饼摊,专门售卖酥脆可口的胡饼,“晚餐一个饼,蹦迪真来劲”这个广告语果然吸引了不少人。
白师傅的一条推广微博,引起了众人的围观和评论,不少铁粉都来他的摊点疯狂打卡。虽然也有那么一两个质疑的声音,但无论如何,在这条摊贩群集的长街上,白师傅终于占领了一席之地。
海内存知己,他乡遇故知,成功开启副业的白师傅最近真是好运连连,不仅赚到了丰厚的零花钱,还在西市意外的遇到了知己——杜甫。但不会吆喝、不会营销、天生高冷哭丧脸的杜甫虽为求生计,支起了草药摊,可生意却十分惨淡。幸好白师傅帮他刷热度,这才让杜甫的生意稍有起色! (黑人问号脸:谁会在地摊卖药?)
从小梦想成为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师的安乐,最近终于设计出了爆款,采用全新材料百鸟羽毛做成的“百鸟裙”,带到东市刚一出摊,就被哄抢,供不应求,只能开启预售模式,接下来的几个月安乐都要忙着赶工,摆摊的工作只能交给客服了。
时尚达人最爱的东市,这几天又摆了一家新的花钿摊,售卖的正是市面上才流行起来的额间花钿,各种新奇花色、精美款式随意挑选。而且全场五折,上官婉儿这波抄底营销必须666,随着生意大火,全城的美妆达人又要出新的化妆攻略了!
街头商贩们的“地摊经济”仍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光本地的百姓们,就连外国友人也在西市支起了摊子,抢起了生意,以后再也不用“丝路”代购了,走到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潮流尖货。
唐代坊市制度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管理功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侧重于坊),而服务功能则带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侧重于市)。
唐长安的城市布局就像一张大棋盘。最北面中间是宫城,靠南一点是皇城,其余的部分都是外郭城。外郭城是长安城的居民区和市区,南北与东西向的街道互相垂直,把整个外郭城划分成大小大体相同的108个小区,古时称作“坊”。 坊 城市住宅区以及行业聚集区,它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为了一块块封闭的地理区域,犹如围棋盘上的一个个小方格。
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主轴,分为了东西两大部分,这两个城区合计共有坊约108座。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坊”大概有: 通化坊,设有城内最大的驿站,相同于今天的长途客运总站,不过仅限官方使用。
兴化坊,长安城内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聚集区。
延寿坊,该坊内有长安城内最著名的珠宝店。
安仁坊,最为著名的皇家寺院荐福寺所在地。
宣阳坊,城内著名的丝织品名店所在地。
平康坊,各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拥有大量娱乐场所。
市 长安城内的“市”有两个,分别是东市和西市。东、西两市不仅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配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在市内的交易活动也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也就是所谓的“禁夜令”。
东、西市是外郭城里的两个市区,各占两坊地,四周有围墙,沿墙有街,四面墙各开两道门,市中间横竖各有两条大街,通向四面的八道门,呈井字形。市内按“行”分列布局,如药行、金银行、肉行、珠宝行、绢行、香行、米行、画行、杂货行、染行、书肆等。
东市是长安城中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之一。这里店铺毗连,商贾云集,工商业十分繁荣发达。市内生产和出售同类货物的店铺,分别集中排列在同一区域,叫做行。堆放商货的客栈,叫做邸,邸既为商人存放货物,又替他们代办大宗的批发交易。东市的工商业不仅分门别类,更多达二百二十行,而且各行业的经营,都有相当的规模。
西市远离三内更加平民化,多为衣、烛、饼、药等日常杂物的交易,所以西市比东市要有人气,被人称为“金市”。而且西市靠近丝绸之路,居于坊间的胡商,也乐于参与西市的交易,西市俨然成了小型国际商贸场所。
鬼市 唐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城市管理和市场秩序,实行了最为严格的“坊市制度”和“禁夜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平民百姓出来摆摊赚外快是不可能的,直到“鬼市”在坊市之间产生。
因为唐代对平民在夜晚的商业活动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禁令,当时的夜生活是少数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的专利。但是,平民百姓阶层也有在业余时间从事商业活动、贴补家用或者去享受夜生活的需求,为解决这种矛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鬼市”。
长安城务本坊的西门内,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鬼市”所在地。因为不被官府所允许,“鬼市”并没有固定的运营时间,它一般出现在“中秋望夜”或者“风雨晦冥”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