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活动中,秦汉中小学生用笔墨书写,用心血歌颂!来稿作品带给我们诸多惊喜和感动,在这些作品里我们再次重温和致敬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目前,稿件初步评选已经结束,现对高中组6篇初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文末参与投票,选出您最喜欢的作品,根据得票数产生一、二、三等奖。
高中组作品展示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耄耋之年依然壮心不已,他是春节的逆行者,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新晋男神——钟南山。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当疾病无情侵袭一座城市,有人四处逃散,有人消极抱怨时,他毅然选择逆风而行,在1月18日踏上了那辆通往武汉的列车,一时人心振奋,因为大家都谨记:“南山之后,国士无双。”记忆被拉回2003年的那场恐怖的非典中,南山院士的那一句:“把病重患者都往我这送。” 如今84岁高龄的他仍然在做这件事,奔赴前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罢了, “钟”究是您,迎“南”而上,重于泰“山”。钟老,您是大国之重器,有赤子的心怀,更有国士的无双。
“仁心者,志愿者,逆行者,者者共行;温暖生,希望生,奇迹生,生生不息。”你看,那一箱箱的国际援助物资是来自世界的关心;你听,武汉的街道上唱起了国歌。你们让每一个人明白:万众一心,何惧山高路长。请相信我们,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2020的寒假注定不寻常,要说“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恐怕令人苦笑。在思想上,如果能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还有另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动容,何尝不是更深层的教育?当我们意识到在阳光下奔跑,和朋友并肩去上学等往日再寻常不过的事,如今那么令人期待,“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才会从说教变为体会,这样的“学习”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在多元的成长面前,在对生命的礼赞中,“分数万能”何其狭隘。
同仇敌忾岂无衣,八方相助正同袍!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和思想守护中国,待到春风催新柳,樱花簌簌落满襟,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这“朝不保夕,四面楚歌”之时,一个个迎难而上,为民众奋斗在抗疫前线的“时代英雄”向我们真切地诠释了何谓“大国担当,中国脊梁,中国速度”。
84岁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连夜赶往“危险中心”,奔波劳累。在民族陷入困境之时,是他,撑起了中国的脊梁。他冲锋在“抗战”第一线,暖化了整个中国的百姓。在谣言四起、民众陷入恐慌之时,是他,及时接受采访,直言局面严重性---存在“人传人”现象。他,实事求是地治疗病人,钻研病毒,刚正不阿;他务实求真,不畏发声,勇敢坚毅。所谓“敢医敢言,尽显医者本色”就如同这般吧。
一砖一瓦,一土一沙,七天可建成容纳一千人的专业隔离治疗医院,令国外一大波民众艳羡不已。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无数朴实工人的夙兴夜寐,日夜接力;不过是几天出设计图,以雷霆之势施工的反应速度和应急组织能力;不过是所有“凡人英雄”穷尽力气,拱卫这座城生的希望。也正是这座城,它正展现着众志成城,与死神赛跑的中国速度,分秒必争的中国态度,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是为了谁,”这是普通民众心底带泪的呐喊。我看到一位又一位,稚气未脱的护士姑娘落下三千青丝,只为能方便穿脱防护服,只为能有更多的时间挽救更多的人。谁说她们不爱美呢,只是疫情汹汹,她们是“撑伞人”,她们有撑起这柄护翼万家灯火的保护伞的使命。
我看到:还有很多普通民众,义务发放口罩,捐赠物资,大家都在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惟愿,疫情过后,海清河晏,山河依旧。惟愿,我看到的人们,岁月如故,一切安好。
当我们还都无知无觉时,是李文亮医生预警我们采取措施,做出防护。他用生命的代价与病毒抗争,他冲锋在前,用最后的生命发出响彻寰宇的警报,让无数的人们的为之警醒!
当寒冷的黑夜降临,我们失去方向,是院士钟南山挺身而出,为我们举起光明的火把!17年前斗非典,现如今又战疫情,耄耋之年却依然主动请缨,茫茫黑夜中直面无数危险,只为拯救黎民于水火!
这些年轻的孩子,有的是听从医院的安排,有的是联名上书要求驰援疫情重灾区,有的是瞒着家人奔赴战场。漫漫长路,茫茫夜色,没有人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人知晓他们有没有归路。他们,只是倔强得坚持,用心得奉献,努力得抢救着每一位病人!
在这寒冷的季节,是什么让我们坚持挨过冬天,等到春天降临?是他们,也同样是我们,我们每一个平平无奇而又伟大的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遵守疫情时期特殊制度,自觉隔离,自发举报。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为我们抗击疫情的事业添砖加瓦,都让我们能在寒夜里继续逆风前行。
冬季漫长又艰辛,可春季已经埋下了种子,我们要做的便是从冬季醒来。不久之后,裹挟着暖意的春风,会吹醒漫长的寒夜,阳光铺洒在大地。那时候,春光一片烂漫,我们不仅仅是安心,还铭记了每一个努力从冬天醒来的璀璨的灵魂。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春雷响,万物长,疫情散,山河无恙。这大概就是阳春三月最美的字眼了吧。
最近一段时间打开手机也好,电视也罢,荧幕上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当一切堆积,势不可回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已身在其中。病毒猖獗啊,举国动荡。耄耋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在抗疫前线,为抗疫服下定决心丸。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我们驱散疫情阴霾不安疾恙。
“岂曰白衣,与子同袍”病毒肆虐,口罩、消毒液乃至生活必需品,一海相隔的日本将百万只口罩送至我国并留书鼓励。“山川地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士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是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巴基斯坦从各地征集物资驰援我国,积极评价了中国为抗疫所做的努力,堪称“巴铁”,这些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伸出的援手,为抗疫融入了难能可贵的温暖与力量。
三月,武汉的樱花又开了。风雨吹不垮,苦难中开花。待到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疫情散山河无恙,愿你我安好。
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家喻户晓。他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物,却有着一心助人从不为己的精神。雷锋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前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现如今新冠疫情爆发,一批批救援团队,白衣战士冲锋陷阵。他们将雷锋精神作为最高信仰。
众人参与,各司其职,奋斗在抗疫一线的人是伟大的逆行者!
此次抗疫,大部分中国人无论在战役当时还是在事后国际舆论的打压下,不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吗?中国人之中国,是积极的,向上的,蓬勃的。人民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我们快,准,稳。
最后,还是用鲁迅先生的话振作我们精神: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之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投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