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 / 王金龙
二三十年前,在西安人的记忆里,钟楼四大街商圈曾经鼎沸一时,西安市民出门购物大多选择大差市、解放路、骡马市,钟楼和东大街最负盛名的百货商城,几乎集中了全西安的商业消费。仅钟鼓楼景区百米之内就拥有开元商城、世纪金花、民生百货、钟楼饭店等多家“自带流量”的商业体。
即便是拥有晨钟暮鼓的历史底蕴,曾经号称西北第一的钟楼商圈,如今也难以摆脱逐渐走向没落的命运,众多一线商城纷纷逃离。
继东大街百盛、北大街大洋百货、西大街民生和百盛陆续闭店,西安民生百货、开元商场被收购,世纪金花易手之后,西安钟楼-东大街商圈再失一员,位于西安市东大街的群光广场正式对外发出公告,部分百货零售卖场将暂停营业。
公告显示:西安群光广场于2019年12月25日(周三)下午6时整,部分百货零售卖场将暂停营业。期间1F星巴克、汉堡王,2F-6F舞蹈教室、鱼乐贝贝、美发店、沃美电影院、魔方KTV、风火轮,7F海底捞、李记搅团等主题餐厅,B1F美食广场、休闲食品、饮料吧及地下停车场等,仍会继续营业。未来,公司将进行全馆业态调整改造、商品重新组合,以应西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部分百货零售暂停营业期间,西安群光广场的储值卡、供货商、商业合作伙伴、协力厂商等相关各项事宜,公司将会委派专人妥善办理各项业务及相关工作。
至此,开业于2017年10月的群光广场也成为钟楼-东大街商圈最“短命”的品牌百货。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钟楼商圈处在西安市旧城区,如同其他省会城市一样,衰落实属普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城市框架拉大,新兴城区不断崛起,旧城区相对于新城区自然而然就显得落后了。 逝去的繁华
钟楼商圈曾经被誉为“西北第一商圈”,其繁华一时无两。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均是各大一线品牌首选的地方。1993年4月,西安第一家洋快餐肯德基落户南大街,着装统一的服务员站成两排迎接客人,被当时的西安市民津津乐道。
随后,百盛、世纪金花、开元商城、民生百货等强势品牌相继落户,让钟楼商圈名噪一时。“当时,能够在钟楼商圈消费的绝非普通人,世纪金花的一件衬衫就卖几千块。”老西安人宋强向记者回忆称,当时站在开元商城的二楼远眺,可谓人山人海。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城市框架被越拉越大,钟楼商圈的吸引力在降低,商家纷纷逃离。
2016年6月1日,西安百盛会员收到短信,信息显示,西安百盛东大街店将于2016年6月10日正式闭店,6月11日起终止经营。
对此,百盛方面给出了简单的解释,“由于发展战略调整”。东大街百盛店是钟楼商圈开业较早的购物场所,其拥有1.9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虹吸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两年之后,同属于钟楼商圈的西大街百盛(时代百盛)店也走到了尽头。对此,百盛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时代百盛业主方涉及经济借款案件,对此事百盛集团高度重视,与业主方多次交涉均无果,故迫不得已决定于2018年12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终止时代百盛的经营”。
事实上,逃离钟楼商圈的不仅仅是百盛。1996年开业的开元商城也于2018年以33.6亿元的价格易手银泰百货。至此,曾被视为西北化妆品第一百货商城的开元商城也褪去本地百货的“荣光”。
2019年12月2日,与西安钟楼对望的世纪金花也易主。世纪金花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获吴一坚(主席兼执行董事)告知,于2019年12月1日,公司主要股东MCL(金花投资全资拥有的公司,金花投资由吴一坚持股92%)、金花投资及吴一坚与曲江金控及曲江投资(统称“买方”)订立一份买卖协议。曲江系是否能够重塑世纪金花的往日辉煌,现在做出判断为时尚早。但钟楼商圈繁华已逝,却是显然。
缓慢的城改
以钟楼为中心,西安市城墙里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或多或少都有过改造。
2001年,西安市对西大街进行改造,主街道从原来的约20米拓宽至30米,沿街的商铺也全部规划成仿唐建筑,预打造“西部第一金街”。但到2007年改造全面竣工之后,西大街没有达到预期,商业反而变得愈发萧条,变成名副其实的“老城区”。
西大街的改造刚刚完成,东大街的改造紧随其后。2008年4月,西安决定对东大街实施综合改造,并在同年12月提出“经过4年建设,通过整体规划改造、拆建整治,将把东大街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独特、商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成为西部商业航母的龙头”。
彼时,西安当地媒体对东大街的改造争相报道。有媒体称,东大街改造由碑林区斥资30亿元,改造范围东起东门,西至钟楼,全长约2400米,规划宽度为50米,整治改造范围达42.7万平方米。
另外,据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东大街改造之前,东大街上商户近400家,日均客流量50万人,节假日可达80万人,日均营业额达300余万元,年上缴利税近1.6亿元。
但东大街的改造建设依然缓慢。2012年12月17日,西安市规划局仍然在公示《西安东大街综合改造规划》,并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而按原定计划,东大街改造应该在2012年基本完成。
又一个4年后,东大街的改造还未完成,但在东大街改造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始建于1929年的西安饭庄却被拆除。彼时,给出的理由是“鉴于目前位于东大街298号的总店楼体比较陈旧,拟对其进行楼体重建”。
拆时容易、建时难,西安饭庄拆除之后,长时间不见重建,坊间曾传出西安饭庄的原址将用于开发商业以及酒店。
但时至今日,西安饭庄并没有在原址上建成开业。如今东大街随处可见的工地,与昔日的辉煌似乎越来越远。
重塑皇城 在钟楼商圈,随便一个建筑甚至一条街也有说不完的历史。例如东大街,最早形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
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钟鼓楼商圈的落寞,外界曾认为行政壁垒是一个主因,各行政机构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公开资料显示,在以钟楼为中心、城墙为边界的钟楼商圈,其行政归属分别为莲湖区、碑林区以及新城区。
2007年,西安坊间曾屡屡传出三城区要合并的消息。中南集团拟投资1000亿元参与西安皇城复兴计划也是言之凿凿。中南集团当时表示,将在西安古城墙13平方公里范围内,以文化为魂,古城为形,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古城经济复兴;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新建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完善交通网络,改善民生,实现古城风貌复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古城文化复兴和社会复兴。
一时间,“皇城区”的名号似乎被确定。然而,今年以来,中南集团1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始终不见下文,三城区合并一事也再少有人提。
对此,张宝通认为,由于历史原因,西安古城由新城、莲湖、碑林三区分治,导致“皇城复兴计划”难以落实。莲湖区以唐风改造西大街,碑林区曾传以明清风格改造东大街,新城区对解放路进行现代化改造,作为千年前大唐的皇城西安城墙内城实在伤不起。
由于三城区互相竞争,招商引资,追求经济效益,让企业行为左右了皇城复兴。张宝通建议,要遏制上述现象继续发生,必须尽快撤销三城区,成立皇城区,统一管理、保护、规划、开发唐皇城及周边地区。
相对于张宝通的建议,西安市似乎更注重钟楼商圈的复苏。2018年7月,《西安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中对钟楼商圈充满期望,规划打造成国际消费中心。其功能定位为依托西安中心城区,以“体验型消费、文化型旅游、国际化形象”为引领,按照“商旅文娱融合、商业商务联动”的发展理念,合理划分商业板块,优化商业设施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核心区功能,打造未来西安国际消费中心,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此外,面向未来,《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还提到从2018年起到2020年,西安将发展并打造出1个国际消费中心、6个城市商业中心、28个区域性的商圈。剑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但随着众多一线百货零售巨头的纷纷逃离,钟楼商圈复兴之路恐依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