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9日,随着一纸《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的曝光,意味着一场持续数月的收购大戏已经进入尾声。
公告中,双方已经于11月7日完成过户。
本次股份过户后,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化)在人人乐中拥有表决权的股份合计为193617966股,占人人乐总股本的44.00%,成为人人乐的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
至此,人人乐的控股股东由浩明投资变更为曲江文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何金明、宋琦、何浩变更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从深圳起步发家,上市近十年,曾经的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人人乐,现在已经归西安曲江所控。
从辉煌到亏损
1996年,44岁的何金明辞去公职,下海创立了人人乐。
在那个年代,大量人口从农村冲进城市,从内地杀向沿海,国营商场面对时代的浪潮逐渐没落,一大批中国本土零售连锁企业顺势崛起,何金明创办的人人乐以生鲜超市起家,通过树立品牌口碑,并凭借蜂窝式扩张战略,一路高歌猛进。
2010年1月,春风得意的人人乐登陆A股。这一年,人人乐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2.37亿,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的美名花落他家。创始人财富也得到迅速积累。在2010年的胡润百富榜上,何金明家族以85亿元身家排到第112位。
谁曾想,上市后的日子没有何金明想象的美好,疯狂“跑马圈地”的人人乐明显没有做好迎接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准备。
2014年、2015年,人人乐因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公司股票一度“披星戴帽”。
2016年时因为出售物业,为上市公司人人乐贡献净利润1.35亿元,借此摆脱了退市的困局。
但是屡次转型仍旧无法突破传统零售行业困境的人人乐,不能永远靠出售资产盈利。在今年4月17日,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人乐”,面临退市危机。
卖身曲江,是人人乐的最佳选择吗?
自今年7月人人乐主动对外界透露曲江文化将对其进行收购控股的消息后,大众也在猜测专注文旅产业的曲江为什么会突然出手跨行业的收购人人乐呢?
关于这一点,*ST人乐董秘办工作人员曾对时代财经表示,“双方各取所需,曲江的进入可以为2019年经营业绩带来提升。”
而由曲江管委会实际控股的曲江文化,给出的收购理由是:基于对*ST人乐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未来可以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利用自身在文化、旅游及教育板块的相关资源帮助公司改善经营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来自官方的说法对围观的吃瓜群众而言,显然没有那么让人满意。
事实上,我们细细盘点人人乐投身曲江文化的理由,其实颇为充分。
西安人对人人乐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曾经的人人乐如同现在的永辉超市、华润超市一样,是一个区域的重要地标,每天聚拢着大量人流客流,影响力辐射周边多个大型社区。
只是多年来,面对互联网新零售的大潮,纵使人人乐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上线多点自由购、O2O业务等等实施转型新零售的举措,但是仍旧无法轻易掉头本就臃肿的船身。
意识到这点的人人乐,决定开辟新战场,一口气创立了独立品牌Le Super,打造社区超市Le Life、生鲜超市Le Fresh。想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挽救下滑的业绩,不过,人人乐还是动作慢了,并且在资金实力上,比不上永辉等巨头。也没有站队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获得转型生机。 疯狂开店又拼命关店的事实,告诉我们高速扩张的路子并不是那么好走。
不得不承认,内陆城市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总是要慢半拍。
虽然人人乐一直秉承“立足深圳、扎根广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但是在2017年7月21日,人人乐起家的第一店,深圳南油店正式关闭,已经证明沿海城市在逐渐抛弃了人人乐。
反而作为人人乐主要拓展布局点的西安,2018年营收前十门店中,有6家都在西安。
只不过慢半拍并非追不上,随着华润超市等资金雄厚的超市不断升级,京东、苏宁等新零售的围攻,人人乐在西安的口碑在逐渐下降,西安人也在用脚投票。
人人乐转投曲江怀抱,对于人人乐称不上最好的选择。毕竟,瘦了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连年亏损,在中国超市的排行榜上,人人乐依旧是前十选手。 有内幕消息称,人人乐为了拯救退市危机,曾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进行接触,至于为什么没有后续传出,据推测不外乎是压价、大清洗等等原因。
如今,投身曲江文化的人人乐,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亦是一次收缩庞大臃肿的身躯,集中力气在市场反馈最好的西安,重整旗鼓的机会。 其次,国企虽赶不上腾讯、阿里的灵活迅速,不能立马带给人人乐立竿见影的转型和发展思路,但是国企自有其渠道和实力,助力人人乐在西安的华丽转身。
这么来看,似乎人人乐与曲江文化的联姻,人人乐虽然没有找到年少多金的“霸道总裁”,可是成熟稳定的“国企高管”同样是一个绝佳选择。
曲江资本版图的扩张
人人乐的选择,或者说绝境求生的举措,只要有人接受,对如今的人人乐来说都是利好。
反观曲江文化的跨行业收购行为,却让大众迷惑为何要选择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进行收购,究竟是试图借壳上市,还是开天辟地般的走出一条文旅融合零售的新道路?
质疑中,曲江文化对外界的表态仅有上文所列那一次,此后便陷入缄默,直至本次收购成功后,依然没有新的表态出炉,我们也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反推的曲江文化收购人人乐的目的。
▲今年前三季度,*ST人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8.56亿元,同比下降6.32%;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946.76%。
“借壳上市”一说。
收购亏损上市企业,将自己子公司分拆注入其中,以期达到上市目的的操作,早已不再鲜见,何况“借壳上市”曲江曾有先例。2012年,曲江管委会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曲江文旅就曾借壳ST长安上市。
只是,现在曲江系旗下的子公司似乎都没有急需上市的迫切性。
收购人人乐,对于曲江可能是两个层面的布局。
一是完善自身产业的版图。
曲江一直着力发展文旅产业,先天拥有西安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成绩斐然,打造了一个国内名列前茅的全文化产业格局。
但是常常也有人建议曲江应该多发展其他产业,尤其是落地能带来高增长的科技企业或者带来大量就业的轻重工业。但是猛然让曲江涉足一个陌生行业,不亚于要求长跑冠军一定要打破潜泳世界纪录一样不现实。
涉足不算重资产的零售业,压力较轻不说,人人乐对于丰富曲江文化“旅游+”业态的延伸亦有提高。正如曲江所说会利用自身在文化、旅游及教育板块的相关资源帮助人人乐。另一方面是否也可能会利用控股人人乐的机会,加大人人乐在曲江板块的零售布局,助力区域发展。 第二则是曲江乃至西安渴望在资本市场的发声。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反过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又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并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北上广深无一不是资本市场的大玩家,如今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在不断升级政策,大力培育自身资本市场的发展。
2018年西安通过发布“龙门行动”鼓励企业上市壮大自身,并收获西安银行在上交所挂牌、科创板登录两家科技企业的不错成绩。近年来,曲江新区也列出了多项鼓励企业资本市场挂牌的政策和奖励办法,支持区内企业上市挂牌。
翻看曲江近年来资本市场上的大动作,我们发现,目前,“曲江系”已先后通过划转、收购等方式,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曲江文旅、华仁药业4家上市公司收入旗下,此次入主*ST人乐,成为其在资本市场中布局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曲江不断跨越区域界限,行业局限,在全国的资本市场发声,本身就是在为西安引入活水,助其发展。
此次成功收购人人乐,可能会暂停脚步腾出手来梳理其资产结构,但这并不是终点。
下一步,曲江要如何继续在资本市场上大展手脚,辗转腾挪,还请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