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市的位置
铺垫了那么多,所以大唐东市的位置到底在哪?
关于东市的位置,早已有相关考古发掘,它位于安东街、友谊东路、经九路、咸宁西路合围的地块中,位置大致如下图(点开大图看细节):
大唐东市的大致位置,范围稍有误差,仅供参考
文献记载的东市布局
考古发掘区域,位于经九路北段,交大西侧新教学楼对面
写有“xx酒店”字样的陶器底座
回看上文的区位图,原东市范围内目前有小区、写字楼、机关单位等建筑至少20组以上,而在隋唐长安城,这么大的区域里则塞满了平房小铺,可想当时见里面的商业活动有多么的密集繁华。
在完成了发掘工作后,遗址范围内的新建工程基本都停下来了。随着西安市的发展复兴、东关地区的综合改造,政府也在论证大唐东市的保护开发计划。当资本与政府规划筹备都基本到位后,大唐东市也会很快像西市一样,重现在我们眼前。城东的开发将串起大明宫、八仙宫、兴庆宫、大唐东市、青龙寺、曲江等六大遗址区和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形成一条东城旅游文化大通道。
规划方案亮点
空间格局
鉴于大唐东市遗址区用地的建设情况,目前已没有办法完全复原大唐东市的九宫格局,因此规划以九组建筑群的形式打造了一个项目内部的小九宫,通过九组建筑从局部的空间上对历史有一个展示和复原。
建筑形式
大唐东市是目前国内第二个在原址上复原的集市类项目,建筑形式为仿唐风格,建筑形态与大唐西市相互辉映,以唐风古朴建筑打造特色历史街区,以恢宏的盛唐风貌引领城市旧区改造风貌。
产业发展
在产业注入方面,结合东市作为隋唐长安时期高端交易的场所,借助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打造了一个以现代功能为主的高端商业区,弥补了西安城东片区无高端商业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周边大学的人才资源,以及现在对智慧产业的需求,创建了文创产业基地。做到“古今贯通,激发活力”。
规划确定了历史文化展示区、商贸展示区、文化产业区、商务酒店区四个功能片区。
历史文化展示区
主要从营造唐文化主题空间,体验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入手,调整东市遗址区域内产业结构,促进遗址全面保护,完善区域旅游环境,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交流场所,以现代活动展现大唐历史文化和传统功能。主要建设内容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演艺广场等。
博物馆建筑采用地下开放式,将考古发现的文物进行集中展示,以开放空间的形式呈现,使文化传播交流更高效。在内容上体现盛唐时期的商业模式,如历史上东市商业格局的展示,本土物品与外来商品交融互换的展示,市场管理的展示等,从而对西安打造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有一个直观的反映,也对西安建设博物馆城市提供支撑。演艺广场可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按照节令举办大唐音乐演奏和推广活动。
商贸展示区
以丝绸文化和盛唐的历史文化为主题,建设大型旅游服务设施和高档商业设施,完善区域配套,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和特色购物,形成集都市体验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商业中心。主要建设内容为游客服务中心、综合商业、影剧院、诚品书城等。综合商业方面主要考虑到唐代历史上东市的商业定位,以及西安市城东片区高端商业设施的缺失,规划打造一个以珠宝文玩交易、高端商品买卖的奢侈品交易场所。项目周边可供市民休憩娱乐设施偏少,因此规划建设电影院、诚品书城等,服务周边居民和学生。
文化产业区
借助周边大学资源,建设智慧产业基地,提供一个自由、多元、原创的交流空间。针对考古、文化交流人群需要,组织古玩艺术鉴赏等活动。从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区主要业态为:古玩字画交易,文物展览鉴定拍卖,艺术品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工艺美术品设计、文艺创作表演等。
商务酒店区
打造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高级酒店。建筑形式采用仿唐、庭院式风格,内部装修方面将仿唐传统元素和现代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设计,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此前16年就有有规划称,这里将被划入“大唐东市”建设范围。难道“东市”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