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带一路,助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出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给同类项目资金扶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建设丝路文化高地;筹备建立总额30亿元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近年来,陕西在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上不遗余力,从省、市、区三级架构明确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向和规模,这是记者从2月26日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的。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雎励军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创建了大量的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双创服务平台,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了众多文化科技融合项目,西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示范基地等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不断涌现。 据悉,陕西将紧紧依托富集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以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突出抓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的顶层规划设计,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品牌,以前沿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为重点方向,不断拓展文化科技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引领陕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少宁讲到,西安市提出了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和积极建设丝路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副组长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市级财政设立了每年1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5亿元的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大力挖掘、培育辖区文化产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帮助其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加快推进“音乐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书店总量从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5位,荣获“2018书店之都”称号。 此外,世界文化旅游大会、西部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的举办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目前,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的聚集、引领、辐射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电竞游戏、人工智能等全门类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格局和全产业链。 据专业人士分析,高新区已经明确将文化产业纳入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套组合拳,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定高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方向是突出高新特色,定位“文化+科技”;发挥自贸区优势,构筑丝路人文交流中心,建立文化人才库;打造“时尚高新”新名片;积极协助企业达成上市条件,并将奖励对象涵盖到个人,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实现科技引领、资本活跃、时尚聚集的高新文化产业新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
在嘉宾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以“新文创时代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在媒体融合传播的新时代中,如何实现数字文化生态圈的构建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文化资源、数字消费与展陈、数字生产与传播、数字人文创意等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 阅文集团副总裁张威、丝路视觉副总裁岳峰、易点天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兰向辉、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华数传媒总裁乔小燕、阿里巴巴集团天猫文创负责人王飞分别以科技+文化塑造文创产业生态、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文创作品新价值、移动互联网出海&西安计划、5G背景下文化创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竞争的新战略等话题,阐述与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在主题演讲之间的圆桌对话环节,原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陈衢清、浙江文创集团董事长钱峰、三人行传媒高级副总裁张昊、陕西绝顶人峰网络科技CEO刘振宇围绕着“文化和科技融合实践之道”坐而论道,让现场观众在欣赏精彩观点碰撞的同时,加深了对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