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图:弥建刚
近日,一名来自上海的驴友在周至县附近的都督门处非法穿越秦岭腹地,随后失联十余天后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被找到,找到时瘦得厉害已无法站立。
像这样的生死营救在秦岭腹地并非孤例,为此西安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密集编织秦岭核心区的防线网络。
2025年以来,陕西省密集审判了多起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的案件,多家户外公司或旅行机构因破坏穿越区生态环境被处罚。长安区持续开展治理非法穿越联合执法行动,“揪住”138名非法穿越者。蓝田县组织联合执法队,劝返违规穿越的徒步者……
危险重重,“禁”字高悬,处罚趋严,但非法穿越秦岭核心区却如野草般难以根除。
非法穿越为何屡禁不止
图:陶莉
冒险心理与网红效应驱动。部分徒步爱好者怀有征服自然的冒险心理,视禁令为无物。他们认为穿越保护区才能获得“真正的户外体验”,越是禁止的区域越具有挑战性。一些网红博主也为吸引流量,刻意选择非法路线进行直播或发布攻略,形成不良示范效应。
利益链条暗中作祟。目前存在一些打着“户外俱乐部”“探险团队”幌子的组织,通过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招揽游客,提供所谓的“独家路线”吸引大量缺乏经验的游客。这些组织者收取高额费用,却无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游客安全。
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秦岭范围广阔,地形复杂,仅依靠人力巡逻难以实现全覆盖。尽管设立了多个检查站和监控设备,但仍有一些“驴友”为逃避监管,通过选择偏僻小路、夜间行进、拆分团队等方式规避检查。
户外运动需注意
图:刘新华
户外活动务必守住法律与安全双底线。
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参与户外活动务必提前甄别活动合法性,仔细看清协议条款,绝不进入未开放区域,并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
对于组织者而言,必须合法经营、规范报备,不断强化安全保障措施,注重生态教育和环保引导,不得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
让我们共同增强法治意识和环保理念,选择合法合规的途径享受户外乐趣,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秦岭的绿水青山,让祖脉秦岭永葆生机、碧水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