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西安未来20年经济新引擎——高铁东城中央商务区规划
一、规划定位与目标
枢纽门户集聚区:以西安东站为核心,打造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交通枢纽于一体的综合门户,强化对西北地区的辐射作用。
生态文明典范区:依托“两塬一谷”自然格局,融入生态绿地、文化设施,构建绿色宜居空间。
创新经济新引擎:布局智慧产业、创新经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旅游服务新高地:结合商贸、商服功能,发展时尚消费与旅游服务配套。
二、空间布局与用地规划
用地结构:规划总面积311公顷(4665亩),涵盖19宗住宅用地、16宗商业用地、4宗教育用地,以及文化、医疗等混合用地。
北部商务集群:围绕西安东站布局商务、商办功能,形成中央商务核心区。
南部生态居住:以云经路为界,布局14宗居住用地,配套社区服务设施,打造职住平衡的居住组团。
交通枢纽融合:西安东站规划为“四主一辅”铁路枢纽,车场规模17台35线,接入西十、西康、西延高铁及既有铁路线。
三、综合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引入地铁5、12、15、21号线,其中12、15号线站台与东站站房垂直重叠,实现无缝换乘。
公路网络:衔接绕城高速、三环快速路、210国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体系。
枢纽功能:配套动车运用所、普速存车场等设施,预计年旅客发送量达3650万人次。
四、功能配套与服务
公共服务:规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完善15分钟生活圈配套。
生态与文化:保留生态绿地空间,结合文旅服务提升区域人文吸引力。
五、开发节点与政策保障
建设目标:2025年6月完成11座立交桥、16条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东站站房主体工程。
政策支撑:市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征地拆迁、绿化迁移等重点工作,确保2026年实现枢纽全面投用。
六、西安高铁东城中央商务区核心产业布局1. 总部经济与商务集群
[*]商务办公与总部基地:依托西安东站枢纽优势,规划布局高端商务办公区,吸引企业总部、区域分支机构及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打造西北地区总部经济集聚地。
[*]自贸服务与创新平台:规划引入自贸服务功能,支持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等业态发展,同步建设创新孵化平台,推动产业升级。
2. 商业商贸与时尚消费
[*]商业综合体与时尚地标:规划多宗商业用地,重点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引入国际品牌旗舰店、体验店,塑造时尚消费地标。
[*]商贸服务与特色商业:结合枢纽经济,发展会展、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并融合本地文化特色,打造集商旅文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
3. 创新科技与智慧产业
[*]智慧产业与数字经济:聚焦智慧交通、数字服务等领域,引入科技研发中心及大数据平台,推动片区数字化转型
。
[*]创新经济示范区:规划布局创新产业园,吸引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生态
。
4. 文旅服务与配套产业
[*]旅游服务与休闲配套: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发展旅游集散、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业态,完善酒店、会议中心等设施。
[*]文化创意与生态融合:结合生态绿地与历史文脉,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兼具生态与人文特色的文旅服务集群
。
产业协同与功能支撑
[*]交通枢纽联动:通过高铁、地铁、公路的“四网融合”,强化片区与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连接,支撑商贸、物流等产业高效运转
。
[*]职住平衡配套:规划住宅、教育、医疗等设施,形成“北产南居”格局,保障产业人口居住需求,提升片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
这里即将一房难求{:12:} 片区不够大,最多十年就没地建设了 东郊坑神 发表于 2025-3-27 16:39
片区不够大,最多十年就没地建设了
本来就是河道(也称川道)台沿,,两侧是塬坡地带,可供开发土地有限,所以不可能太大了!
再者现在铁路车站建设都是高起点,超前眼光建设。
不过,将来人口减少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带来的地产发展也要画问号。 就剩未央宫没规划新城了,哈哈哈 北站当年也是规划了高铁新城,结果呢,现在东站还没建好呢又开始规划了,等啥时候踏踏实实的把规划落地了再好好宣传 没有中介的地方,会被喷死的。 谁愿意居住在火车站附近,整天轰隆隆的 现在各开发区都在建中央商务区,但是写字楼空置率特别高。 规划高大上,希望能够建成! 东部崛起 又是规划 北站都不行 规划容易落实难,看看北站 看到属于灞桥管辖,就知道这又是个画饼骗人卖地的规划。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