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的影响
今天,得闲看了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记述的女教师蔡芸芝的一些往事:蔡先生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从来不打骂我们”;“她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今天想来,她对于我的接近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对此,我很有同感,也意识到可以把是否带给个人以有益的影响,作为衡量或评价过往诸多老师的一个标尺、参照。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回想自己的学生经历,感觉曾经给予自己有益影响的老师确有其人,我初二的语文老师孙向农先生便是。孙先生是我们本村人,当时是民办教师身份。孙老师身材精瘦,他爱干净、重穿着,人显得很精神,经常把骑乘的自行车用抹布擦得油光发亮。孙先生从不给学生发火,他给我们推荐、朗读散文名篇等,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现在还记得“时髦”这个词就是他诠释给我们的,他还给我们讲述贾岛诗歌中的“推敲”这个词的典故。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语文课,轻松而没有压力。后来孙先生去了新疆支教,许多年都没有再见过。
高中二年级时分文理科,我选择了文科班。当时的解析几何任课老师名为肖宜善,是位戴眼镜、四方脸,面容和善的中年男老师。他讲课时,先在黑板上画出坐标轴,然后边转身、边随手用粉笔一个顺时针方向转圈,一个大大的圆就出现了,完美极了,一下子给我震撼到了,不得不佩服那个基本啊!肖老师讲课也深入浅出,紧扣基本原理,步步深入,引导我们理顺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
我在县城一中上学时,语文老师是学校刚从山西调过来的一位男老师,名叫任渭清,瘦高个、戴着眼镜,操一口普通话。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次讲古文,讲到语句“廉颇者,端人也”,他给我们讲初到鄠县、在街头问路时,有人给他指路说“端走”,他当时不甚明白,后来才领悟到“端”是正、直的意思,因而语句“廉颇者、端人也”就是说廉颇是个正直的人,他也因此感叹关中地区文化积淀厚重,民间话语中仍有不少古词语存留,值得留心、揣摩。
我自以为,老师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人格魅力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远比打骂或责罚学生的教学效果更好,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总结个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是授人以渔,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抱歉,基本功少了一个字 现在,有一部分老师给孩子的都是有害的影响,甚至影响终生。见过一个最恶劣的老师,和别人乱搞,他老婆直接找到学校把他从讲台上拉下去……你都不敢想,这对学生们是什么影响? 6的飞起 说的是 言传身教 阅览 看看 教育的理想境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