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冶承建的西安地铁15号线邮电学院站主体结构封顶
日前,上海宝冶承建的西安市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3标段
邮电学院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为后续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西起细柳站东至韩家湾站,串联高新区、长安区及航天产业基地三大区域,全长19.46千米。线路建成运营后,将极大缩短长安大学城与相邻产业园以及城区的空间距离,对促进西安市南部的科创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邮电学院站位于西安市子午大道与西长安街交叉路口,沿西长安街东西向敷设。车站主体结构长约546.1米,标准段宽24.1米,站台宽15米,共设5个出入口,2组风亭,远期预留4个出入口及1组风亭。该站是15号线一期工程长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车站,跨郭杜、韦曲两个街道。
【攻坚克难】
自项目2021年3月开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坚持实干为本、干字当头,不断强化资源投入,优化工序衔接,现场多作业面同步施工,多流水段结构齐头并进,每月达13块板不间断施工作业,顺利完成了樱花广场站~邮电学院站区间左线盾构洞通、邮电学院站主体结构封顶等关键节点。
邮电学院站邻近主干道、邮电大学、万科广场,周边车流量、人流量大,交通疏解难度大。项目团队利用BIM对车站交通疏解进行模拟,指导管理人员管控及施工人员作业,有效提升了现场交通疏解进度,并确保了施工及周边交通安全。
西安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丰富,考古量大,周期长,为保证施工,项目团队主动对接考古作业人员,开展多项辅助措施,促进加快文勘速度,为基坑如期开挖创造了条件。
【亮点聚焦】
1
“黑科技”守卫“好空气”
项目团队积极探索扬尘治理新举措,引入扬尘治理“黑科技”——可闭合防尘天幕系统和高杆雾桩,现场治污减霾成效明显。邮电学院站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住建领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先进项目”和扬尘治理标准化“A类工地”。
2
“悬吊术”挪开“拦路虎”
邮电学院站作为15号线体量最大的车站,管线类型多、迁改难度大,且存在DN1000污水管纵穿车站基坑,严重制约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情况。项目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首次创造性研发大直径长距离污水管道换管悬吊施工技术,并实施成功,使车站提前6个月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3
新技术开辟“未知路”
邮电学院站、长安广场站主体规划原址均为主干道,周边多为居民集中区,具有人民广场等成熟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团队通过实景航拍+BIM合理化布置场地,并利用BIM技术管线碰撞模拟,对管线路由、工程量、埋深、系统专业进行交底,辅助市政管线拆改。邮电学院站污水管道迁改采用换管悬吊施工技术,并实施成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市级一类成果奖。
【匠心创优】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项目成立科技研发小组,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先锋队”作用,成功解决DN1000污水管换管悬吊、基坑涌水等难题,研发QC成果3项,论文5篇,工法4部,申请专利4项,BIM成果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八届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类成果、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第五届“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一类成果(施工组)、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成果(交通工程类)、陕西省第八届“秦汉杯”BIM应用大赛二类成果、2023年度中冶集团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第十二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各界关注】
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受到政府、媒体的广泛关注,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中国网等主流媒体对此次封顶节点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上海宝冶以优质履约回应了西安市人民对地铁15号线开通运营的强烈期盼。(上海宝冶)
好 祝贺 贺 加油 不错 回家的时间缩短了 西安邮电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这都更名12年了,怎么地铁站还是邮电学院。 祝贺 阅 不错 好 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