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植物园-成都诗画【严建设】 2024年01月03日 Wedn**ay晴
日记 植物园-成都诗画【严建设】2024年01月03日 Wednesday晴女儿一家回去后,在家补觉,打扫房子。在机场分手之际看到女儿和老妻相拥而泣,我恍惚觉得自己真格老了脆弱了。毕竟奔七了,若搁到过去,虚龄70了都,过去的人叫做荒70岁。身边有些老同学已作古,诧异的是作古的都是男生,女生尚无听说。今天天气晴好,但植物园异常冷清。地下车库也是空空荡荡。我和老妻兜了一圈,遇到的游客拢共不足十人。鸟儿不少,喜鹊麻雀山雀等等,还看到红嘴蓝鹊、白颊噪鹛、领雀嘴鹎、黄臀鹎、斑鸫等,大都在海棠树上啄食残果,好在寒冬腊月多少还有点食物。不似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有游客喂食。白颊噪鹛比麻雀大得多,也不怕人。但鸟儿都飞得太快镜头不大好捕捉,树丛后的水沟里叽叽喳喳有些饮水的,但光线很暗。静态的倒还凑合,动态的无法拍摄。喊老妻去买个面包来,撕碎撒在草坪上,鸟儿不肯吃,怕土包子也认不得。离得远远的也不见过来,再回去看时,原封不动。今日天蓝,明月高悬,尤其那些黄金槐的枯枝衬在蓝天下很是漂亮。小卖部的面包8元/个,觉得稍贵。植物园是个很好的地方,可惜无处就餐。记得2019年的一天,曾约了邻家小妹同去逛长乐花卉市场,买了一株树苗回家做盆景。老板说是榕树,我看着不大像,回家用形色软件拍摄识别,一看是一株六月雪:六月雪花语,有人说是爱恋与相思,有人说是希望。关于六月雪的得名是有一个传说的。相传窦娥把自己含冤而死的事托梦给父亲,父亲醒来发现六月天下着大雪。而院里那棵一直被窦娥养护的从不开花的小树,竟然也开了花,于是,因小树在六月雪中开花,便取名为六月雪:六月皎然满天雪,星星点点衬美人。那天回家后,在小区里挖了一小撮草皮和苔藓,把多年前老友相赠的假山盆景拿来,胡乱栽下即可。我希望有个庭院,安装一些水泥架子,可任意做盆景摆放。可惜没。西安大雁塔西侧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个日式的盆景园,很漂亮。可惜后来不见了。1988年我和妻子带女儿、外甥女骑自行车从雁塔路去看过。当年门券是2分钱。看到香港人在拍摄电影外景。当年和平门大桥的栏杆还是50年代的麦穗形状。我第一次看到成规模的盆景园,还是1977年与叶经天。他是位年轻画家,也是老同学,大家都喊他老林。我俩在成都杜甫草堂看到的。非常震撼,因为当年的西安看不到。1977年6月14日,我俩混车逃票到了成都,在望江楼公园和杜甫草堂想拍点照片留念,可惜没照相机。当时在望江楼公园徘徊,因此我提议跟游客借。老林认定不可能:我看算了罢。现在人都贼得很,阶级斗争弦绷得紧。就咱俩穿这烂账衣服,穷酸样子,人不把咱当贼都是好的。我说不妨试试。虽说时隔近50年了,为何日子记得这般清楚?因当年戏作一首打油诗:记与老林混车逃票旅蓉而写写诗歌,作小画,笑语风生车窗下。6月14离了家。一节灌肠,半根黄瓜,熟鸡蛋小,白蒸馍大。伙食相当不错。那次旅蓉,姐姐给了我20元。老林含含糊糊说他临出门忘记带钱了。沿途乱写了几许打油诗:混车63次客列踰窗入来坐未稳,走来怒目检票人。转身退避三舍去,又攀横闸上铁门。
宝成线上之二荒山野岭青石岗,碧水清波嘉陵江。夜幕一幅不能看,欲把异乡做梦乡。
游杜甫草堂渭河两岸麦熟黄,混车千里来草堂。剑门无有骑驴客。西郊诗歌觑盛唐。
游杜甫草堂之二西郊拜谒河南翁,沉思吟哦诗辞工。草堂大名一千载。敢怕八月秋高风。
候车室内既事懒靠长椅相攀谈,异乡相逢候车闲。探询我欲旅何地?快车今晚赴西川。
然后在望江楼下遇到5位成都腔的小伙子,带着海鸥203折叠照相机,我驱前搭讪寒暄,提出借他们照相机拍一个胶卷,现场拍,拍完就还,也不抱希望,权当社交尝试。料不到对方立即一口答应,然后我去公园小卖部买了个上海黑白胶卷拍摄。拿照相机者也是知青,名叫于志明。黑白胶卷2.15元/个。其余4个小伙分别叫做李森林、刘贵连、付少伟、陈牛。印象中他们当年分别住在双栅子街106号、梓潼西街1号,还有一位是成都东方红餐厅的,住在华新东街9号。叫做陈牛的最年少,当年在成都市双流县沿漆公社中华大队三小队插队,家住川棉一厂家属区。其父亲是川棉一厂厂长,其母亲好像叫做白淑群。曾请我和老林去他家吃了顿丰盛的晚餐,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饮了白酒。是当年我吃过最丰盛的一顿饭。作为回报,我和老林分别给他们写了诗、画了肖像。当年的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交朋友,无非是留个姓名和家庭地址而已,然后曾有书信来往。在望江楼公园,我即兴口占几首打油。薛涛井桃红柳绿风流门,石寒水冷漂泊人。井底遗怨长安女,望江楼下望江魂。陈牛好像是山东人,还散邀我俩作伴同登峨眉山,说是一直想混车逃票去趟山东,也没人作伴。当年我俩都在于志明、陈牛家住过,陈牛家宽敞,有好几间房子。我现场用竹箫吹奏了《红色娘子军》片段,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亦口占几首打油诗,都给他们抄写去了:赠萍水之友陈牛:望江楼下偶相逢,旅交游览两相同。浣笺亭里谈相笑,欲登峨眉返山东。
无题萍水蜀中偶相逢,笑语风生锦官城。华新东街客厅里,一见如故朋友情。
武侯祠连吴抗魏鼎足功,羽扇纶巾起卧龙。五丈原上千古恨,托付姜维一梦空。
陈牛胞弟肖像温美文静小弟兄,川棉一厂学生容。聚精会神灯前看,爱好丹青铅笔工。
归途五首之一锦水桥头沙石汀,此地别来三年情。再次成都又端午,菖蒲艾叶一样青。写最后这首诗时,列车已驶离成都上了宝成线。在成都郊区,看到四处都是青竹环绕农家小院,溪流淙淙。菜畦有警察光脚丫挑粪浇地。当年我俩随身都带有白报纸订成的本子,老林画画,我写诗词。给5位成都的萍水之友每人都画了素描肖像,我给每幅画都题写了即兴打油诗。沿途写生的百十幅画作诗词资料,回到西安后被均老林要走了,我没留一幅。其罹患直肠癌,于2005年3月11日辞世。辞世的前一日,我和老同学丁锡山去长安医院看望他,毕竟我与其妻是关系很好的发小。他握着我的手说,我的丧事谁都能来,薛武奎不能来。如今老林英年早逝,唯有忆念而已。
漂亮极了 耍的开心 好 细节尽显,精彩美拍。 严老师拍照的鸟特别好看! 走你 人间烟火味浓,每期必阅! 严老师 博学多才 ,能入世也能出世。 即不是迂腐书呆,也不是市侩唯利是图之人,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几十年后活的通透,悟的明白。 笔下所遇见的各色人等,形象鲜明,让人大开眼界。很多人事竟有似曾相识之感。很多小事还记得那么清楚,对人生的善恶点评非常到位。 笔耕不辍,经常看,经常赞叹。 严老师很多老故事里面都有姐姐,姐弟情深呀,20元,那个年代也很不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