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万亿市场,谁能代表西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健康产业迅速发展的新阶段。有研究显示,到202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到2030年预计达到29.1万亿。预测规模达万亿的大健康产业,不仅吸引着企业纷纷入局、加码投资、扩容业务版图,同样也引无数城市竞折腰。
根据各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医药制造业、生物产业列为优势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全国399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超过一半的产业园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可见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城市竞争异常激烈。
西安同样也不例外,尤其是面向西北这一广袤市场,国家中心城市所赋予的战略地位有着天然引领优势,而在各开发区良性竞争、错位布局的结构下,谁能代表西安“出战”,谁又在放手一搏?
XI'XIAN面对竞争,如何错位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囊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保健品等多个领域,甚至康养地产也能与之挂钩。
但站在蓬勃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大健康想要于时代中破局,要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具备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体系,需要以科技为支撑,向着产业高地迈进。
对城市而言,大健康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等人均产值、科技含量“双高”的分支赛道更是被视为产业升级的战略新兴板块。
当下,西安将生物医药视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推动医工融合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新引擎。
为了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西安颇具特色的竞争模式又一次体现出来,开发区、行政区轮番立项规划相关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培育升级本地企业,已经形成了以高新区、西咸新区、经开区、港务区、航天基地等多区分布的发展格局。
虽然各区侧重点略有不同,有以生物药、中成药的研发制造为主的,有以再生医学、基因测序、生物制剂等技术开发为基础的,特别是高新区已经成为创新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量最多、创新服务最为完整的发展区域。
从整体来看,虽然西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有一定优势,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西安生物医药产业仍有较大差距,若要详细分析缘由,其中,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
不可否认的是,“单点突破,多线并行”西安长久以来坚持的开发区产业发展策略,也促成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诞生。因此继续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应用,战略层面自有其原因和优势所在。
而对各区来说,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乃至在万亿级大健康产业中发声,需要走出自身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
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为例。
西咸新区自身空间纵深大,资源投入足,对于大健康产业领域围绕医疗机构、健康服务、医疗器械、健康科技、手续办理、承载空间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大健康+”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这其中,秦汉新城以特色产业园区、三甲级医院、医工融合等特色资源谋定了自身发展方向,正在成为西咸新区大健康产业的代表。
近年来,秦汉新城大力引进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随着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银丰生物、迪泰克、初源赛尔、予果生物等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相继入区,秦汉新城已汇聚生物医药企业400余家,构筑起以健康医疗、分子诊断、干细胞前沿技术、高端康养、尖端医疗器械、动物医学等为方向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除自身打下的底蕴之外,秦汉新城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也让业内人士发现,秦汉新城敏锐把握住了当下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方向和未来破局点。
国家战略层面:今年8月发布的《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医工融合成为焦点。
未来方向层面:医科与工科的融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瞩目,新一轮技术变革与跨界融合正在加速新材料、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机器人、数字影像等前沿技术领域向医疗健康产业提供动力,开拓想象力。
因而谁在医工融合上的布局领先,谁就有领先起跑的优势。
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
可以发现,秦汉新城多年来在医工产业上的布局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抢得先机,而这一先发优势使得秦汉新城有着立足西安、覆盖陕西,更向西北广袤市场进军基础。
XI'XIAN锚定医工赛道秦汉新城的勇气、耐力和实力
有了先发优势,如何持续领跑?则还需要破浪向前的勇气、思路清晰的战略引导、锚定目标不言弃的耐力。
近期,在秦汉新城举办的大健康产业论坛,以及丝博会这个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上,秦汉新城收获成果显著,见证联盟启动运行、服务平台揭牌、重大项目签约……秦汉新城在医工细分赛道上的产业实力与张力,得到更多的关注、认知和认可。
梳理公开信息,秦汉新城在大健康产业论坛上,签约20个医疗健康类项目,丝博会上签约10个产业项目,涵盖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医药、医疗科技、健康管理等领域。
例如,秦汉智慧康养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0亩,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CCRC养老中心、健康疗养酒店、康复护理人才教培基地等内容;
华唯生物科技西北总部项目:将建设生物原料药肝素钠提取车间、肝素设备生产线、产业研发等,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8亿-5.4亿元;
数字化3D康复中心项目:引入“必盈即时3D外固定打印系统”的商业化应用,这是国内首个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外固定领域、全球首家实现符合临床操作规范要求的3D即时打印系统和数据云服务平台,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5亿元。
“研发+生产”双落地,数十个项目的建设与投产,未来无疑会加快秦汉新城医工产业链的建构。
而陕西医工产业联盟的启动、陕西省大健康公共研发技术服务平台的揭牌,则将为秦汉新城医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保障研发、资金、实验、市场、人才等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响应,助力医工产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医工结合产业升级。
一套“组合拳”打出,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是秦汉新城在发展医工产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背后更是秦汉新城锚定医工产业潜力和未来价值,构建了思路清晰的产业战略布局和发力路径,持续的出政策、聚资源、创平台、引项目,而当下的成效,不过是潜心深耕产业布局后的顺理成章。
秦汉新城近期发布的《秦创原医工产业园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解答了其对于推进医工产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方案》之中,秦汉新城从“对内梳理”和“对外分析”两方面展开。内部层面,秦汉新城在梳理自身产业资源和配套的基础上,展开了如何从资本扶持、专业服务及政策引导、研发技术服务共享平台、市场需求、人才聚集等五个方面推进医工产业发展,同时,对各项细分工作任务的推进与落实列明了职责部门,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
对外层面,在深刻研究产业未来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秦汉新城梳理了全国市场上典型园区的驱动因素,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平台搭建和专业服务的成熟成功经验。同时,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进行初步调研,梳理出招商名录,让招商有目的,发展有方向。
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西区一期(秦创原秦汉医工产业园)
实质上,《方案》所提到的行动和任务,已然落实到当下秦汉新城正在展开的工作中,例如产业联盟的成立,例如多个精准招商项目的上新。而此次《方案》的形成,也是秦汉新城对多年来在大健康产业上探索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面对万亿级的大健康市场,全国各地无不虎视眈眈,而想要摘下这颗“金果”,并非一两年的短期投入就可看到明显成效,反而需要十足的耐力,以长远的布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资金投入和项目孵化,这一历程,必然是漫长的。
在这激烈的大健康市场赛道上,秦汉新城则果断选择了错位竞争,钻研细分赛道,将重心聚焦在更具产业价值,以及基础性、实体性、长期性的医工产业,规划建设了13.72平方公里的大健康产业园,打造全链式产业承载空间,为研发和生产项目的落地做好充足准备。
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布局规划
同时,秦汉新城还出台了12条大健康产业扶持政策,还将依据医工产业特性,精准靶向研究医工产业需求,制定园区产业扶持政策5条,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秦汉新城践行“投行思维”在医工产业上的战略投资初显成效,产业、人才、资本加速聚集的态势明显。
可以预见的是,秦汉新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深耕医工细分赛道,培育出累累硕果。面向未来,成为西安,乃至全国医工产业代表性的产业高地,秦汉新城正在努力。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解革/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mocs_33:} 好 好 谁知道 {:mocs_44:} 好 {:mocs_44:} 加油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浏览 {:mocs_48:} 加油 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