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油条”,也得“刷油锅”
最近,“小油条”这个词比较火,主要形容个别未老先衰、油腔滑调、圆滑处世、担当不力的年轻干部。当然,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要素。“小油条”式干部同年轻人自己信仰缺失、党性弱化、作风不坚关系甚大。但也应当知晓,年轻干部初出茅如、好比一张白纸,机关单位作风就是“蜡笔”,有什么样的机关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年轻干部。换而言之,年轻干部变为“小油条”,同机关作风这个“油锅”同样有所关联。 比如,老生常谈的“洗碗效应”,洗碗越多、摔破碗风险越大,由于个别机关单位奖惩机制、职责分工等不规范,导致“干得越多、错得越多”,只会让不少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望而却步”,继而“明哲保身”、推诿塞责;再如,晋升“天花板效应”,少数基层论资排辈严重,加上极个别选人用人不透明、不公开,存在“火箭式”提拔现象,让年轻干部看不到“头”、开始便“躺平”;又如,干事“冷热不均”效应,个别机关“鞭打快牛”、会干的越干越多,琢磨事的不如琢磨人的,甚至“一人干、三人看”等等。诸如此类,机关风气不正,极容易成为油焖年轻干部的“油锅”。 受大学教育洗礼,加上公考笔试和面试“筛选”,能够最终进入体制的年轻人,无不秉持一颗为党尽忠、替民服务的初心,这也是为何绝大多数年轻干部一开始热情高涨、活力充沛的原因所在。从某个角度说,把年轻干部比喻成“小油条”并不是很恰当,若用“面团”来比喻年轻干部,那么放在油锅里,必然得到的就是“小油条”;要是放在蒸屉里,那么就是“馒头”;如果加入理想信仰、实干担当、能力本事的“干货”,就是厚实的“包子”。 理不辨不明,灯不挑不亮。治“小油条”,也得“刷油锅”,针对少数机关单位作风不正,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正“一把手”之精神标杆。所谓,上行下效、示范引领。若一个机关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头羊群”信仰坚定、党性坚强、敢于担当、勇毅攻坚,那么必然会激励年轻干部阳光进取、乐观豁达、挺身为民。反之,一个机关单位乌烟瘴气、相互扯皮、“好人主义”,那么年轻干部有样学样、“佛系躺平”也就不难理解。 无论如何,打好凝心铸魂和补钙壮骨“组合拳”,让年轻干部内部强健起来,拥有战胜“小油条”的过硬政治品质和担当作为能力。也得统筹抓好机关作风建设,锻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让机关之清风正气充盈洋溢,让年轻干部浸润于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激励年轻干部永葆初心本色、不忘为何从公,矢志不渝、行稳致远于新时代,持久绽放青春年华,书写新的伟大荣光。作者:段官敬编辑:钱江了解了 学习了新词语 混迹官场多年,才能写出此文。 , 好 未老先衰小油条 一言难尽 了解 不抱希望,我等早已失望 一切,已不重要, 管理有问题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