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驱车苏州阿拉切乜雕【严建设】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
日记 驱车苏州阿拉切乜雕【严建设】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近些年来有些朋友和网友,尤其是中学老同学,主要用微信来联络感情,互致问候。但有的人仅仅只是在私信上联络,而从不公开在朋友圈里面点赞和发表评论进行沟通,天长越久,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心态。我想可能会不会有些其他原因。为彼此尊重起见,我也只能用最狭隘的方式以私信来进行沟通。也不知道这种做派妥当否。还有一些朋友和微友,天天用私信问候,我也一定进行礼貌性的回复,哪怕仅仅是一两个表情。当然猜测他们可能是群发的。无妨。大家怎么看?王永忠回复:很多人不敢说心里话。赵华锋:我只是默默关注着严老师。W:直接拉黑。老虎:朋友相遇没早晚,真正的好友,是不会因为不联系而疏远,是这个人懂你。虞刚成:有些事不必强求形式。是朋友挂在心里,逢年过节问个好足矣。老同学韩小棉回复:老同学想的多了,越简单越好,无须猜测,微笑就好。 早饭后我们和女儿的睦邻兜兜妈妈一家驱车来到了苏州。午餐后分别去逛了沧浪亭、可园。苏州不愧是园林甲天下之地,亭台楼阁,水榭池塘小巧玲珑。一个大概有100平米的小池塘就叫做小西湖。园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红梅白梅盛开。还有西南红山茶,被我误会成芙蓉花。我们从右边出大门,等不及兜兜妈妈,兜兜爸爸询问,我说她走了旁门左道,是从旁边的们走左边的道过来的。这些景区60岁以上老者可凭证件享受半价门票,算皇恩浩荡。哈哈哈。淡季人很少,园区也就40余人。小外孙走进一个叫做学古堂的房间看到一幅人物画,不知怎么喊出一句:菩萨保佑!有一片黄秆乌哺鸡竹很少见。南方的古树名木甚多,风调雨顺的话也就不到200年就长成俩人合抱的巨树,而这种树在干旱缺雨的西北地区要生长1000多年。我们专程驱车来到苏州胡胜兴餐馆吃三虾面。阿拉切乜雕。老板姓须,人很热情。三虾面是108,三蟹面是148。感觉挺精致的。但与多年前女儿带我第一次去苏州吃的三虾面相比,味觉、口感、形式、环境方方面面要逊色多了,不如原先那一家。比如此次小菜是榨菜、青菜、黄鳝、油豆腐。而原先那家的小菜是8样:醉虾、糟鱼、海蜇头、白切鸡。托盘内是4样精致的咸菜:姜片、腌笋、酱瓜、花生仁。环境尤其是天壤之别。西安西去20公里有个地方叫咸阳,已申请了世界面都,据说面食有300多种,最著名的是汇通面、厕所面。西安人常深夜开车赶去排队吃面。然后驱车去了苏州太湖诺富特温泉酒店。酒店属于高大上的那种,卫生间尤其大,其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公路边是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晚餐在一家格调高雅的私房菜吃了。菜品有江南伍味碟、青柠七位虾、荠菜鸭泥羹、糟溜鱼片、火片石斑鱼、黑松露酱汁肉、火丝银芽芥兰苗、园林里白玉方糕、黄耳菌老鸽汤、鸡头米奶酪、食时鲜果拼。黄耳菌老鸽汤里除过鸽子外,有枸杞、天麻、羊肚菌、竹荪等等,还有一种交不上名堂的菌类。那一味荠菜鸭泥羹荠都觉得咸了,而且浮头上的味道和下边的味道不一样,下面的味道更重,怀疑他们撒了两次盐,而且是出锅以后搁的一样。然后,厨师重做了一份。味道耗时齁咸。那一碟火丝银芽芥兰苗跟红楼梦似的,豆芽是掐头去尾抽丝的很精致。可感受一下林妹妹宝哥哥的味觉和口感。实话实说,我走遍大江南北,60多年来从未尝过茄鳌。饭后店家请来俩艺人唱了段苏州评弹。我想点《白蛇传》或《钗头凤》,人不由分说,直接来了段《梅竹》。可能想一两分钟就结束。唱词我没听懂。1990年的时候,我和妻子陪母亲去杭州旅游。杭州的表弟祁小明隆重请我们在楼外楼共进午餐。一道菜是桂鱼,叫老蚌含珍珠。也就是鱼身上划了些口子,里边塞的一个一个的鹌鹑蛋。结果一尝半生不熟。厨师拿去回锅了一下,拿出来的口感味觉都差的老远了。品相更差。 晚饭后回到酒店去泡了露天温泉。2019年11月24日旧文 驱车去苏州就为吃碗面【严建设】事后回忆起来,这碗面非同寻常,可能是我前半生中吃过最精致最美味的面。说道吃面,身在西安的我颇熟络。前几天陕西电视台才找我作过一期油泼面的节目。可能尚未播出。也可能播过了。油泼面与羊肉泡馍几乎是每个西安人的念想。总之我每次出国后归家第一件事就是寻觅这两样东西来吃。陕西人脾气直率,我想象中不过是吃面嘛,找个面馆几块钱来碗油泼面,切半斤熏猪头肉,剥几瓣大蒜再来瓶冰镇干啤就齐活了。想不到苏州人把一碗面做的如斯细致入微。陆文夫老师在天之灵有知,将何等欣慰。我第一次步履苏州已是45年前的1974年1月了。隔着着车窗,我努力寻觅45年前街景的旧踪迹。大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了。我们驱车下了高速到苏州已过了饭口了。据悉那个面馆午后1点半下班。我们到时,门里门外还在排大队。食客们非常耐心。可见其名气之大。面馆叫做裕面馆。我听说时一直以为是御面馆。女儿和女婿说去苏州裕面馆吃三虾面。据传是网红面,面条中的爱马仕。土豪面。一说到苏州,我哈喇子乱流,很多美食记忆倏然涌上心头,比如松鼠桂鱼、猪油桂花年糕、青团、蜜汁豆腐干、响油鳝糊等等。还有包子。我趁一点空暇,四周转转拍摄几张照片留念。面馆对门正在拆迁。到处是瓦砾堆是废墟。面馆后面是山塘河。拆迁的老房子不大好拍,大都围挡了,只能高举相机盲拍。好在我的尼康D850有翻转视屏。这些照片弥足珍贵,照片里的场景将很快就消失了永远也看不到了。现在回想起来,苏州还是留下了很多老字号。而我们西安一味搞拆迁,不知那些杀千刀的搞七捻三,把过去的老字号大都弄得屁招精。苏州是水乡,桥多河道多,而山塘街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这家面馆就在山塘河河岸边。等了一阵排队轮到我们。坐定等餐,四周看看,果然是个精致而雅致的面馆。都是红木家具,室内有假山池塘,还有些木抱石之类的扬州木雕摆件,非常精致。包括头顶的纸皮彩绘顶灯。室内还有俩艺人怀抱琵琶,在弹奏苏州评弹。一帅哥一美女。苏州评弹我不大耐烦听。当然一直以来,俗话说:宁与苏州人吵架,不与宁波人说话。意思是苏白好听得很。家具非常沉重,我挪椅子几乎挪不动。上的小菜有8样。一四方形提盒4盏、一长方形托盘4碟。提盒内分别是醉虾、糟鱼、海蜇头、白切鸡。托盘内是4样精致的咸菜:姜片、腌笋、酱瓜、花生仁。少时面上桌,是撒着香葱的细面,浇头有两样,一样是葱姜酱油蟹黄蟹肉,一样是炒虾仁。内含所谓"三虾",即虾子、虾脑、虾仁。其他菜肴有:佛跳墙、烧鹅、四鲜烤麸、熏鳝段、酱爆猪肝等。其面汤也有讲究,里面搁着细细的鸡蛋丝、姜丝。餐具也很精致,令人想的到日本料理。我把自己份内的吃的罄净寸草不留。还吃掉了老妻剩下的。临走时抬头一看,一碗面118元。苏州大学里面值得一游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玩的开心 好 新款奔驰GLC都开上了 题目感觉有点莫名其妙,阿拉是上海、浙江话里才用的,苏州话我们是“我伲”,“切乜雕”感觉像是苏北话{:mocs_10:} 木犊娃 发表于 2023-2-14 16:00
题目感觉有点莫名其妙,阿拉是上海、浙江话里才用的,苏州话我们是“我伲”,“切乜雕”感觉像是苏北话{:mo ...
有意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