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长安 发表于 2022-11-11 22:11:11

锚定2035!西安远景规划,藏了多少楼市秘密?

上一次,轰动一时的西安城市规划大事件,还得追忆至2017年,规划一经发布,大西安“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格局正式确立。



之后还有不同版本规划流出,但多是在2017版上进行细微调整。间隔近六年之久,西安迎来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2035年,西安城市开发将以此为基准、思路,这份远景规划中,又藏了多少信息?

壹丨人口“高增量”转为“高质量”



在长达近五十页的远景规划草案,直接找干货!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因人起势,人口指标是对城市未来发展预期的初步判断。

这份规划中提出了常住人口、短期驻留人口概念。常住人口即有稳定居住地的人,短期驻留人口为30天内出现天数小于10天且非过境换乘的人员,二者统一,即为西安这座城市要服务的对象人群。

到2035年,西安市可提供满足2000万人的服务职能,拥有1500-1600万的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达1300-1400万人,城镇化率达87.5%(1400万/1600万),方能满足这一指标。

城镇化率,通俗讲是由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而来。2021年西安人口城镇化率为79.49%,2012年时,城镇化率为72.13%,近十年的时间不过提高了约七个百分点,如今城镇化进展的确有所放缓,但未来十余年提高八个百分点(79.49%87.5%),应该不是难事。

八个百分点的增长背后,显然需要城市户籍政策的继续发力,想从农村“挖人”,除了宽松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经济手段的支持。

在具体的人口目标上,西安这次有些“含蓄”,到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500-1600万人即可。



官方数据下,2021年,西安市常住人口已达1316.3万人。距离1500万人,只有186.7万的缺口,距离1600万人,则为283.7万人。

要知道,在2011-2020年这十年,西安常住人口增长了约450万人,平均到每年里,每年会有45万人的常住人口增加。

2022-2035这十余年间,人口增长预期直接少了一大半,每年常住人口增长目标大概在13-21万这一区间。

这样的增量目标其实并不算高,但在人口预期转弱的当下,有增长才能有未来,城市能越来越好,自然引得人口常住于此。

贰丨楼市布局 业已清晰



跟前几版城市规划无异,以钟楼为轴心老城区以保护、翻新为主,进一步强化其“文化中心”的地位。



“经济中心”要主动走出城墙,形成“科技创新示范带”、“先进制造示范带”两大产业、商业示范带,城建大动作也势必围绕一南一北轴线展开。

具体到楼市方面,这份规划透露了五点信息:



第一,沣东沣西片区、高陵泾河新城、鄠邑科学城等,将是最新城市规划下,人口的重点导入区,作为“新增住房主要节点”,免不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提供大量的住宅用地。

但问题是,就算有充足的新房供应,房价如何?配套如何?就业如何?这三个“如何”,才是取决于人口愿不愿意进驻新区的核心。

第二,租赁、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会在地段更为核心的主城区推进,如主城区、高新CID、经开、港务等地。针对这点,其实并不意外,现在要求“房住不炒”、“住有所居”,那地段更好、配套更全的保障性住房便是每个省市在为未来五年、十年的建设目标。

但这必然要以核心区域商品住房供应缩减为代价,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要建更多的保障住房,商品住宅供应必然打折。

第三,明确在港务区、高新区等地建设符合高层次人才消费的人才公寓、国际化社区,高端改善的商品住宅,有望在港务区、高新区扎堆。

结合上一点来看,这完全是“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新房改思路,有条件有预算的上车商品住宅,刚来城市的小年轻或低收入群体,通过保障住房实现“住有所居”。

第四,通过人口增量,给予各区域用地指标,也就是所谓的“人地挂钩”政策,增量人口多,可推土地多,地方土地财政就有保障。

第五,灞河西岸的未央湖、徐家湾板块,灞桥区域内浐灞两岸,杜陵西南方向的曲江、航天、长安等区域,被纳入“住房密度提升区”,言下之意就是要多盖房子,容纳更多的人口。



近日,航天举行招商推介,一共拿出了13个地块,包含了4个商住用地(合计约252.8亩)、3个住宅用地(合计约248.6亩)和6个商业用地(合计约170亩)。

鲜有集中供地的航天,一次性拿出如此体量的开发用地属实罕见,这也与提到的住房密度提升,不谋而合。

叁丨城市均衡开发 弱化地缘属性

从整体城市开发步调来看,建设目标围绕资源、配套的平衡展开,弱化地缘属性。

城市内部,在“15分钟配套圈”的基础上,按照步行5-10分钟到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等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社区10分钟步行至小学覆盖率达70%、社区15分钟步行至中学覆盖率达80%,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医疗设施、体育康体场所、养老设施等便民设施均要求满足步行5-15分钟即达的范围内。



城市外部,建设高效互联的道路网,按照“西咸一体、均衡布局”原则,规划“九横九纵”快速路网、“十一横十三纵”方格主干路网,统筹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一张网”建设,打通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内部的人口、资源流通。

城市内部充实配套数量,外部做强都市圈核心区,二者都是为弱化城市、区域地缘配套属性做努力。

借着远景规划,去补强交通是最实际、最现实的利好,毕竟交通同城,才有生活同城的可能性。没钱修的地铁、高铁、高速项目,刚好可以在此时一路绿灯通行,有了都市圈规划,国家也希望你能建设的快一些,别辜负了这名号。

新时代的都市圈,新时代的城市规划,本质上是大基建,先做价值,再谈房价。


豌豆豌豆 发表于 2022-11-11 23:05:54

希望看到权威详细的解读

940591540 发表于 2022-11-12 00:37:59

规划看的令人热血沸腾,现实却总是令人心扉意冷。2017年至今,教育医疗社保收入等,你感受到变化了吗?我看大多数人是没任何变化的。

天边的太阳 发表于 2022-11-12 06:52:19

兄弟,你这么抄袭别人的文章,且不标注任何引用或者转载,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铁面无私 发表于 2022-11-12 06:54:25

hello1987 发表于 2022-11-12 07:39:32

加油

able大方の家 发表于 2022-11-12 08:38:32

卖楼贴

1879265569 发表于 2022-11-12 08:59:00

大西安新中心西咸沣河片区

hezhihe2 发表于 2022-11-12 09:36:34

大多数人是没任何变化的。

joyccc 发表于 2022-11-12 10:48:22

人潮里 发表于 2022-11-12 11:06:28

蓝黑之恋 发表于 2022-11-12 12:46:27

直接把别人的文章搬运过来,起码要标注

wsw200wsw9 发表于 2022-11-12 12:54:48

为恶炒房子找韭菜接盘,真是费尽心机

mykg 发表于 2022-11-12 13:52:59

是否应增加新东站片区?

天涯1224 发表于 2022-11-12 14:37:48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锚定2035!西安远景规划,藏了多少楼市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