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兔子121 于 2016-8-18 13:47 编辑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将于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西安曲江新区举办,目前正在紧张筹备当中。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电影展映单元的征片落下帷幕,收到了来自全球近600部的优秀影片报名参加。不管是亮眼的国际获奖名片,还是最新修复的影史经典,不管是五彩绚烂的丝路各国风情佳作,还是票房、口碑俱佳的国产影片新力量,都将汇聚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电影展映单元,与影迷朋友见面!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精彩影片,也为了让更多的影片有展映的机会,我们的“电影展映单元”将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的前一天即9月18日开启。 想知道都有哪些影片在等你赴约吗? 今天,曲小薇带着你从三部入选国产影片开始…… 影片简介: 贵州黔东南,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婚庆导演毕赣和借给他两万块拍电影的母亲或许怎么都没有想到,这部在自家门口拍的小成本电影把他推到了国际影坛和无数影迷面前。 这部让毕赣拿下金马奖和洛迦诺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的影片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木卫二这样评价《路边野餐》 :“贫瘠荒凉的电影土壤里,似梦还醒的绿皮火车上,思绪与现实冲撞,迸发就出了诗歌的火花。” 立足家乡凯里且迷恋塔可夫斯基的毕赣,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梦境和诗意交织的流动风情画。在这部时长110分钟的电影里,有一个长达42分钟的长镜头,且视角是在变动的。电影里有多个时空交叠,看起来交错复杂。 有人说,他是下一个贾樟柯侯孝贤,也有人说他让中国电影前进了30年,但毕赣自己也说了,我下一部电影才是真正重要的作品。 本届丝路电影节展映《路边野餐》这部影片,对于错过上映时间的影迷和觉得第一遍没看懂的观众来说,不妨借此机会再次感受这股来自边陲乡间的野风。
影片简介: 裕固族的阿迪克尔和巴特尔虽为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却因为幼年时聚少离多,使得兄弟之间的情谊十分淡漠。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决定将兄弟两人送进同一所学校,并且一同寄养在爷爷家,可两人之间尴尬的气氛仍然没有缓解。暑假来临,年迈的爷爷不幸去世,只留下兄弟两独守空房,左等右等也等不来父亲的两人决定,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穿越茫茫五百公里的大草原,找到回家的路……
和许多有着乡土情结的导演一样,李睿珺的故乡三部曲也是在家乡甘肃这块庄稼地里长出的精神粮食。 影片讲述了两个原本疏离的裕固族兄弟在爷爷去世后,穿越茫茫五百公里的荒漠,踏上回乡之路的故事。 在“艰苦”“乏味”成为这次回乡之旅关键词的同时,两个小男孩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成了点缀其中的亮色。李睿珺多启用非职业演员,这两位小主演就是当地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 李睿珺可以算得上是国内当下年轻独立电影导演里的一个样本:自己投钱或找投资拍片,然后送到国外各大电影节参赛,再到国内慢慢被一些影迷和观众看到并传开口碑。当被问到这个时代对于独立导演来说好不好时,他打了个比方:“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做法。好多诗写在宣纸上和写在擦屁股纸上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影响那首诗的光芒。”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这位31岁导演的第四部长片作品,与《白鹤》同样聚焦孩子、老人、地域文化,关注生命与环境的起始和终结。该片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从侧面反映了裕固族作为曾经的“马背上的民族”的无奈变迁史。本片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影片简介: 明朝万历年间,倭寇被消灭后天下太平。霜叶城有四大武林世族,任何人想要在这里开宗立派,必须经由他们同意。有个神秘的青年和他同伴两人拿着类似“倭刀”的兵器前来挑战,不仅被四大世族的掌门人拒之门外还招来他们的围捕。倭寇来袭的消息不胫而走,武林人士、朝廷官兵纷纷卷入这场斗争。随着围捕的展开,武林第一高手重出江湖,朝廷官兵、四大世族和花船舞女隐藏于世的秘密被逐一揭开,而青年侠客跟他的同伴也因理想目标发生了争执,江湖中一段搜寻倭寇踪迹的武林故事就此展开…… 在《师父》之前,徐浩峰就凭借这部处女作在第48届金马奖上崭露头角。可惜的是,影片2012年刚进入市场便遭冷遇。尽管编剧出身的他独创了个人风格浓厚的武侠电影,但是在《师父》之前,他和他的影片也曾籍籍无名。本届丝路电影节特展映此片,希望喜欢武侠和徐浩峰的影迷可以一同回顾这部处女作《倭寇的踪迹》。 影片主要讲述明朝两个戚家军余部为了将戚继光在实战中创立的刀法流传下来,挑战四大门、开宗立派的故事。 徐浩峰摒弃了武侠片一贯的复仇、行侠、为国为民的套路,而是通过开宗立派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来探讨人类欲望的本源。该影片在场面调度上也带有话剧式的特点。 徐浩峰的身份在导演里更像一个文人,写剧本和拍电影之前,他对武林的了解和对武侠片的独特诠释以外,还会加强社会学方面知识的积累。这种气质在国内电影圈算是少有,但总会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