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新疆“罗布卓尔”复活,重新出现湖水

评论44

wbjqbLv.8 发表于 2014-1-29 2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他与他说 发表于 2014-1-29 13:25
这两天看十大悬案,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一个,新疆,罗布泊,失踪的科学家和双鱼玉佩事件。
  网上有不少文 ...

把你整理的罗布泊故事发完吧   你整理后的比天涯上的有条理多了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0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第三,夏训诚一从美国回来,听到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就立即奔往罗布泊参与寻找救援工作,连续3次组织队伍专门寻找彭加木,之后又进出罗布泊26次(最新查到的资料显示是28次),一边科考一边寻找彭加木。
  两人非亲非故,夏训诚又是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要找到彭加木?又或者说,他想找的真的是彭加木这个人吗,还是彭加木随身带走的东西,或者留下的信息?
  在这里还想再补充一点关于夏训诚的资料。
  2008年,74岁的夏训诚带领来自20个不同专业的专家再次进入罗布泊,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中国可以考察的地方很多,偏偏在罗布泊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科考行动又是为什么?
  很显然,或多或少,对于彭加木失踪一事,夏训诚是知道点内幕的。




  在开始详细介绍彭加木第三次探险前,我再补充一点关于彭加木的资料。之前有些细节处被遗漏了。



  彭加木在解放前曾任职于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解放后先是担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后来才调到新疆。进疆后,他安装了中国第一台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并用这台显微镜找到400多种动植物病毒,填补了我国在这个科学领域的空白。
  好了,让我们带着这些背景资料开始试着还原彭加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罗布泊探险吧。
  1980年,5月8日,彭加木率领一支由地理、化学、气象、土壤、沙漠和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察队,按照由北向南纵贯整个罗布泊的方向出发。
  整个队伍包括3辆车和11个人。按夏训诚的说法是12个人,但他的话有歧义,他原话是“他就带着队伍,带着3台车、11个同志就到罗布泊考察”,他那11个人里应该把彭加木自己也算进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0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这是一个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大家平时并不相熟,还需要磨合更重要的是,考察队伍里除了彭加木到过罗布泊西北岸外,没有一个人对罗布泊有什么概念。
  这11个人名单如下:
  彭加木,队长,生化学家。
  汪文先,副队长,水文学家。
  沈冠冕,植物学家。
  马仁文,化学家。
  闫红建,化学家。
  谷景和,动物学家。
  包继才,司机。
  陈大化,司机。
  王万轩,司机。
  陈百录,行政总管,当兵的。
  萧万能,联络员,背着发电报的设备,当兵的。


  3辆车:
  1、212五座吉普车,王万轩驾驶,主要拉彭加木等科考人员。



  2、8座212,拉人和电台设备等,陈大化驾驶。8座212拉着电台的几个大箱子,也超重了。
  3、前苏联嘎斯63,拉水和汽油等辎重,包继才驾驶。嘎斯63的载重量是1.5吨,但车上装了8个大汽油桶,每桶装200公升,分别装4桶水、4桶油,加上帐篷等生活用品早超过了载重量。
  食物:
  “考察队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马兰基地准备。军队专用的午餐肉罐头、酸辣茭白罐头、榨菜、大米、挂面、面粉等等全部从部队上买。”担任行政总管的陈百录说。  
 罗布泊气候严酷,科学分析认为,秋冬是进入罗布泊的最好季节,那时候气候相对稳定。但是很奇怪的是,作为军事基地,罗布泊却偏偏在秋冬季不允许进入,哪怕是有特殊通行证也不行。
  为了打一个时间差,科考队只好将入罗布泊的时间选定在5月6月之间,这样的话,春天的风季刚好过去,夏天酷热还未到来,已经算是相对来说比较适宜的时机了。
  然而后来科考队承认这个时间差也没有打好,因为罗布泊实在太难以捉摸。
  前面我说到,两辆运载物资器材的车超载。因此早在出发之前,司机陈大化就曾与彭加木产生分歧。
  站在司机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陈大化的心情,开着超载的车辆进入罗布泊实在太过冒险。可是彭加木坚持要走。
  关于这件事,这里有一段行政总管陈百录的回忆。





  “彭加木很生气的样子来找我,说陈大化不走了,让我去解决解决。”陈百录回忆说,他去解决问题,一看是没法解决的超载问题。
  “我当时拍着胸膛对陈大化说,出发!出了问题我负责!”陈百录说自己凭着“当兵的”一股愣劲和对罗布泊的一无所知说下了大话。
  陈百录一开始被找来参加考察队的时候,被问到:一个风很大的地方你敢不敢去。“那有什么不敢去!还有比‘老风口’风大的地方?”陈在部队上呆的“老风口”是新疆著名的风口,在他的印象里,没有再比这里风大的地方了。
  明知超载,却依旧支持彭加木前行。可见陈百录是个盲目听从、不知者不畏,并且比较傻大胆的人。值得一提的是,陈百录在队伍中主要负责几名科学家的安全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08: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5月8日,队伍从马兰基地出发,第一天到达‘720’(应该也是一个军事据点)。根据王万轩的说法,这里住着一个排的士兵。从马兰到原子弹爆心280公里,720到爆心只有20公里。
  然而在这里,彭加木又犯了另一个错误。
  “我们又向前走了18公里,在一个叉路口向左拐了弯,”王万轩说,在这里他和彭加木发生了争议,彭加木急着赶路,王说要等后面的车,因为电台在后面。
  但是等陈大化的8座车跟上来后,却不见了彭加木的5座车,陈大化便错误地右拐,直奔一颗原子弹而去:“走到跟前,一看是严重污染区,吓坏了,拔腿就往回跑。返回了‘720’。”
  “就这样把电台丢了。”王万轩说。再也没有跟上队伍。
  “野外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常识,就是每遇拐弯的时候,一定要等后面的人,只有让对方清楚地看到自己时,才可以再往前走。”沈冠冕说。
  没有电台的配合就行动应该是个致命的错误,但这一次罗布泊不动声色地放过了考察队。为什么此时的彭加木就开始连电台和设备都等不及,也不愿意在转弯时等待后面的车辆,出现了着急赶路的征兆,以致电台丢失,陈大化等人差点掉队?





  在继续罗布泊第三次探险之前,我先给大家强调一个思想。
  写过论文的同学可能都知道,写学术论文时,我们不能只是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威性,我们常常需要引用别人的学术资料来支持自己。并且,我们要保证这些资料的权威性。这些学术资料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原始资料,而另一种则是二手资料。
  比如我们在研究彭加木疑案时,彭加木留下来的亲笔纸条是原始资料,而这些与他同行的参与者的描述则是二手资料。单纯比较权威性,原始资料基本上是要比二手资料高一些的。因为它客观、真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句老话,叫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凡是经他人手记录下来的东西,除去数据等需要精确性的信息外,往往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歪曲和修饰。史书不可全然相信,但也不是全然不可信。同理,也包括这些与彭加木通行的人们的话。当他们从口中说出来时,不论他们如何想竭力保持客观,已然有所偏颇。而当这些话由记者记录到纸上时,同样如此。这还只是无意为之的主观化,如果是刻意为之,大家大概可以想象它与事实的距离到底是如何了。
  说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人的采访文稿,他们的字句,他们使用的词语描述,请保持警惕,有选择地去相信。因为他们是主观的,不论是夏训诚还是王万轩,不论是陈百录还是陈大化,不论他们多么努力,此时此刻,他们正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相”。

科考队伍于5月8日下午5点到达‘720’,到此时,行程已有290多公里。
  对于此次考察的中心任务,夏训诚给出的答案是穿越罗布泊中心湖盆。此时罗布泊早已干涸,正是穿越湖心的好时机,夏训诚将这个计划称之为“探路”。
  当晚,几人住在‘720’。
  5月9日,也就是第二日上午9时,彭加木率队离开‘720’,进入雅丹。
  根据陈百录的回忆,在下湖盆之前,‘720’的军人给考察队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炊事班的班长出去打柴,再也没有回来。部队想尽了办法,没有找到活着的他,也没有找到尸体。罗布泊地形太复杂,一定要小心。
  “彭加木这天晚上也给大家开了一个会,定下了一条铁的纪律:不准单人、单车行动,谁违反了处分谁。同时他给大家作了动员。”陈百录说。
  请注意,这里陈百录提及,身为队长的彭加木曾专门说过这一点,不准单人、单车行动,谁违反了处分谁。这条纪律是彭加木亲口下达的,而且很显然,这与彭加木后来独自出行去找水井的行为完全矛盾。
  请记住这个疑点,我们以后会提及。




  前面说到因为陈大化跟随车队跟丢,直接回了营地,所以实际上在穿越湖盆时只有两辆车,王万轩驾驶的212五座吉普车和包继才开的前苏联嘎斯63。陈大化的8座212上带着电台设备,所以此时他们相当于已经丢掉了可以随时与外交保持联系的电台。雅丹地貌很有特点,是由因风蚀而形成的一个个小土丘,而让彭加木一行人感到异常苦恼的却不是这些土丘,而是地面。



  道路崎岖,汽车颠簸。因为罗布泊干涸,湖水蒸发露出湖底,只剩下表面上不均匀地铺着厚厚一层盐。根据化学家闫鸿建的科考笔记记录,他们一路上压过了大量盐的结晶体,都是正六边形的硬盐壳,网状面。汽车非常难走。这些结晶体最高的达80厘米,大卡车(指包继才驾驶的那辆前苏联嘎斯63)一度歪了!而对于此,陈百录是这样描述的:车子向湖盆里开,突然‘咕咚’一下,车子掉了下去,黄色的尘土像雾一样无声地腾起,然后像水一样漫过了车身。
  他们将车子倒出来,换一个地方,再向从“盆沿儿”向盆里开,再一次地被黄色的尘土埋没。
  对此陈百录解释说:“这种地质叫作‘假戈壁’,表面上看起来像戈壁一样坚硬,但却是虚的,车子一上去立即陷下去,就这样不停地找地方下湖盆,但折腾到天黑,也没有下得湖去。”
  当晚探险队只好在湖边上宿营,晚上开会想办法,陈百录提出是不是可以找一条河水的入湖口试试,在他的印象里铁路都是沿着河流修才能修通,因为河流沿岸土地也许相对结实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以下是王万轩的记述:
  第二天天一亮开始分头找入湖的河道,借着一条干河道,“假戈壁”被甩在了后面。
  但好像是突然之间,四周撤换了舞台布景。身后的北塔山不见了,前方的阿尔金山不见了,天和地不知什么时候粘在了一起,一切可以做为参照物的东西都隐身而去。
  “人就像是坐在井里,没有目标,天连着地,地连着天,那情景很恐怖,我心里一个劲地打鼓,为了没有跟上来的电台。”王万轩此时看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彭加木也有些紧张,手里握着罗盘,不断地修正方向,两辆汽车蛇形着前进,只要向南,不停地向南,就能穿越湖盆。
  这一天,汽车蠕动了整整一天才前进了40公里,晚上在湖盆里搭帐篷宿营。
  5月12日,盐壳高低不平的征兆越来越明显。
  王万轩说:“一开始,还不算太高,到了下午就越来越高了,十几厘米、二十厘米、三十几厘米,汽车发疯一样地摇摆。”




  在后面开大车的包继才也开始不敢紧跟着5座车了,他发现他的汽车轮胎一块块地被盐壳削下来。



  然而王万轩声称,因为彭加木急于穿越湖盆,队伍并没有停下来。
  根据闫鸿建的记录,探险队一直行进到夜里凌晨2点,因为轮胎磨损太大,才停下来休息,打算天亮后再行进。
  5月13日清早6点,考察队派人出去探路。队员们吃惊地发现他们被盐壳包围,大地像是被犁铧深耕过一样,一浪一浪地翻翘着,望不到边儿。继续前进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早饭以后,彭加木召集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分组行动。
  于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bjqbLv.8 发表于 2014-1-30 11: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他与他说 发表于 2014-1-30 08:46
那就是,在化学家闫鸿建和司机王万轩的记述中,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偏差。
  两人都声称自己在此次探险过程 ...

有时间继续发吧   整理的真好   辛苦了  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他与他说Lv.10 发表于 2014-1-30 14: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wbjqb 发表于 2014-1-30 11:49
有时间继续发吧   整理的真好   辛苦了  新年好

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以黄河的水量,罗布淖尔2年就可以形成。
2014020109291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20140201093208.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mengnpu 发表于 2014-01-29 12:42:37
罗布泊编辑<br/>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被叫做“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尔后来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2014020109324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mengnpu 发表于 2014-01-29 12:42:37
罗布泊编辑<br/>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被叫做“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尔后来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2014020109330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2014020109343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2014020109351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npu楼主Lv.9 发表于 2014-2-1 09: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2014020109353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