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榆林市横山区石马洼农场创业队附近一处无名煤厂被群众实名举报,其长期无证经营、污染环境的行为引发广泛关注。据举报人提供的图片显示,该煤厂无任何防尘设施,露天堆放的大量煤泥未采取密闭或苫盖措施,遇风便扬尘漫天;黑色污水直侵周边耕地与河道,雨季时更是直接排入下游,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破坏。
污染触目惊心,环评手续存疑
“煤场一开工,家里就不敢开窗,地里的庄稼都蒙上了黑灰,河水也变成了黑水。”当地村民无奈表示,该煤厂已非法运营多年,周边农作物生长受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也令人担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审批或未获批准的,不得开工建设。但该无名煤厂既无公开的环评批复文件,也未配套任何环保治理设施,其是否具备合法经营手续、是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亟待监管部门给出明确回应。
历史问题频发,整治需破“隐蔽性”难题
事实上,横山区非法煤场乱象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当地生态环境分局曾开展专项整治,依法取缔6处非法堆煤点,但此次曝光的黑煤厂因地处偏远区域,隐蔽性强,侥幸逃脱了前期整治。 值得关注的是,榆林市横山区近年来已多次出现煤矿非法运营被查处的案例。2025年,当地某煤矿因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被群众举报,核查属实后被处以120万元罚款,举报人获18万元奖励;另有一煤矿因同类问题被处罚3万元,举报人获0.45万元奖励。此次无名黑煤厂的长期存在,暴露出部分区域仍存在监管盲区,整治行动需进一步向偏远隐蔽区域延伸。
公众呼吁严查漏洞,长效治理刻不容缓
“公众多次向镇政府和环保部门反映,但问题始终没解决。”村民们表示,非法煤厂的污染已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彻底查处。环保专家指出,黑煤厂长年“隐身”运营,本质是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制度执行不力,“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亟待改变。
参照广西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典型案例,对非法排污企业应采取“全链条”执法,既查处显性的排污行为,也追究“未批先建”的根源性违法责任。专家建议,需强化跨部门联动执法,将环评承诺纳入日常监管,对偏远区域开展常态化排查,杜绝非法企业“打游击”。
目前,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横山分局已开通投诉渠道,公众可通过该渠道要求公开涉事煤厂的环评文件及整改方案。同时,依据《陕西省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实名举报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经查实后,举报人可获得相应奖励。
生态保护无小事,监管责任不容推。这处无名黑煤厂的环评手续究竟是否齐全?污染问题何时能彻底整改?后续进展我们将持续关注。(来源:海边木屋观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