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23日,在西延高铁清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第一个锚段接触网导线精准落锚,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施工的西延高铁西铜段首条接触网导线顺利架设,这标志着西延高铁全面进入“四电”冲刺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走进富平南至铜川区间清河特大桥27锚段施工现场,放线车组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起锚、放线、下锚终端制作、落锚等工序一气呵成,历时30分钟顺利完成首条接触线架设任务。
建设单位介绍,西延高铁西铜段接触网工程主要包括4400根支柱组立、76组硬横梁安装、5146套腕臂装配等,相当于在91公里线路上构建起精密的电力网络。这条总长251.48条公里的接触线,采用铜镁合金材质,是西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可承受27.5千伏高压,满足35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的稳定取流需求,被誉为列车运行的“生命线”,为高速行驶的列车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其架设精度直接决定弓网关系稳定性及高速供电可靠性。
项目接触网专业负责人李海娃对西延高铁工程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西延高铁复杂的施工工况,通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系统性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及全过程作业指导书。在实施阶段,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通过BIM技术预先识别并规避了300余处线索交叉施工风险点,在关键工序控制方面,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恒张力架线装备,该套系统配备闭环反馈控制模块,可实时监测并动态调整架线参数,确保接触线额定张力稳定在8-12kN设计范围,导线平直度严格控制在0.1mm/m的技术标准内。项目团队创新研发的全自动腕臂预配平台及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吊弦计算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构件内部应力集中导致的隐性损伤问题。通过数字化建模与现场实测数据的迭代优化,确保接触网的空间几何参数完全符合动力学仿真要求,为后期形成最优的弓网耦合关系提供了技术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严格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实现了从设计参数到施工质量的全过程闭环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