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19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开幕。本次电影节的“数据力·决策力”影视大数据高峰论坛当天下午举行。此次论坛是电影节电影论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陕文投集团主办,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联合西安美林数据公司、陕西省版权协会共同承办。参加论坛的嘉宾就影视产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当天的“数据力·决策力”影视大数据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影视产业与大数据领域的从业专家,共同探究大数据应用对影视产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影视策划投资、拍摄制作、发行营销、播出放映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为我国影视产业驾驭大数据,以数据力驱动产业升级,提出新思路,探寻新路径。 陕文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勇在致辞中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视剧多达1.5万集,电影500多部,而实际能够盈利的不超过20%,80%的剧、片投资都处于亏损或不赚钱的状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投拍影视剧?正因为“眼球经济”和“明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投资的理性判断。影视剧受政策、市场、观念因素影响非常大,而大数据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他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今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分析。中国影视行业实现从作坊向工厂化的跨越,就必须更加重视科技,更加重视大数据。 论坛上,电影大数据领域的专业研究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张锐作了《DT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同时,中国的电影工业和市场体系目前仍不成熟,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最大差别在于缺乏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机制,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他还结合具体电影案例,对大数据在电影投资立项、创作、选档排片和营销阶段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说,目前很多影视公司还处在初步试水的阶段,只是在用大数据思维做电影,全面的大数据开发和渗透还相对较少。此外,如今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只能告诉观众以前喜欢什么,无法告诉观众以后会喜欢什么,所以大数据的挖掘相对于快速变化的观众口味依然具有滞后性,这是需要业界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当天,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由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与西安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为影视行业提供全方位动态数据监测、评估及决策咨询服务机构—西安影视数据评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首次发布了其研发打造的影视大数据产品,引发行业广泛关注。陕文投集团董事长王勇、美林数据公司董事长程宏亮共同为西影数据揭牌。
当天下午,由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与西安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为影视行业提供全方位动态数据监测、评估及决策咨询服务机构——西安影视数据评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首次发布了其研发打造的影视大数据产品,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现场,西安影视数据评估中心与西部电影集团、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陕西西部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正式签署影视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