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陕西这些文物登上《国宝时刻》

1626 2
发表于 昨天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指导的《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首批50部作品发布。11月1日起,该系列作品已在全国省级卫视及所属新媒体客户端账号矩阵,学习强国、央视频、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抖音、快手、B站等网络视听平台播出,形成“大小屏联动、全终端覆盖”的传播矩阵。

陕西省共有8件/套文物入选《国宝时刻》精品创作名单,数量居于前列,仅次于北京的12件。这批文物分别是高级军吏俑和百戏俑(一组)、人面网纹彩陶盆、何尊、铜车马、镶金兽首玛瑙杯、三彩骆驼载乐俑、法门寺地宫出土系列茶器、⼋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目前这8件/套文物视频已由陕西广播电视融媒体集团(台)《中国考古工作室》精心制作完成,首批播出镶金兽首玛瑙杯、铜车马、高级军吏俑和百戏俑、⼋曲葵花形螺钿铜镜4件/套。

640?wx_fmt=png&wxfrom=13&tp=wxpic#imgIndex=0.jpg

据悉,《国宝时刻》工程于2024年10月启动,联动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台、文物部门及文博单位,聚焦中华文明起源脉络、灿烂成就与世界贡献,从海量馆藏中遴选100件(套)代表性文物作为首批展示内容,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理念打造百集微纪录片,着力实现“透物见人、以物论史”的传播效果。

首批发布的50部作品涵盖青铜、玉器、陶瓷、书画等多种类型,每集以5分钟的精炼体量,借助4K超高清技术、三维建模与AI技术摄制,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纤毫毕现地还原文物细节,让文物鲜活灵动,同时邀请首届金声奖得主参与配音,构建沉浸式视听体验。

该系列作品通过纵贯万年的文物序列,勾勒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壮阔图景,彰显其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的文化格局,是兼具文化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影像读本。

640?wx_fmt=svg#imgIndex=7.jpg 部分卫视播出时间安排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3.jpg








640?wx_fmt=png#imgIndex=6.jpg





640?wx_fmt=svg#imgIndex=7.jpg 镶金兽首玛瑙杯

640?wx_fmt=png#imgIndex=13.jpg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玉器,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其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材质盛产于西域,器型常见于中西亚,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已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铜车马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imgIndex=1.jpg

秦陵一号、二号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形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青铜车马,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

两辆车都按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成,是我国截至目前出土的体形最大的青铜车马。八匹铜马、两个铜御手、两乘铜车以及配饰的金银饰品加在一起,这组铜车马有7000多个零部件,总重量达2302千克。秦陵铜车马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采用多样工艺手法,如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3.jpg
◐秦陵一号铜车马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4.jpg
◐秦陵二号铜车马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6.jpg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高级军吏俑和百戏俑

1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15.jpg
在秦兵马俑中,级别最高、体量最高、形象最完美、气场最强大的,莫过于高级军吏俑——也就是大众俗称的“将军俑”。高级军吏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鹖冠,双手交垂于腹前拄长剑,身材魁梧,气质出众。
高级军吏俑出土数量很少,目前仅有10尊,按着装可分为铠甲将军俑和战袍将军俑两类。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0.jpg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1.jpg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5.jpg

百戏俑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一号百戏俑,残高152厘米,右臂有刻划文字“咸阳亲”;三号百戏俑,残高172厘米;四号百戏俑,残高152厘米;十九号百戏俑,残高181厘米。

这些陶俑如真人大小,上体裸露下着彩色小短裙或短袴(kù),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箭步、半跪状等各不相同,是秦陵考古中首次见到的造型。

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6.jpg

根据文献记载与陶俑生动形象来推测他们很可能是为宫廷表演举鼎、持杆、摔跤等娱乐活动的百戏艺人,专家称这类陶俑为“百戏俑”。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的统称,形式有杂技、幻术、戏剧、乐舞、扛鼎、寻橦、角力、俳优等。所以,陶俑被称作“百戏俑”。它们仿佛正在参加一场宫廷聚会,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秦代丰富的宫廷活动。百戏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一直延续至今。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1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9.jpg

这面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收藏于陕西考古博物馆,镜背及镜钮面髹漆,嵌以蚌片制成的图案,镜背内区为八组小宝相花图案,外区为四对展翅鸳鸯,间以四组较大的宝相花图案,周围均镶嵌细小的绿松石片,给人繁花似锦的感觉。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人面网纹彩陶盆

640?wx_fmt=png&wxfrom=13&tp=wxpic#imgIndex=0.jpg

这件人面网纹彩陶盆收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其高18厘米,直径44厘米,为细泥红陶,口沿部位有一圈黑色的彩带,八个红色的符号将黑色彩带分隔开来,大概形成八等分。

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盆内绘有人面鱼纹和渔网纹饰的彩陶盆,便给它取名“人面网纹彩陶盆”。它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图案形象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何   尊

1 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jpg

何尊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它造型独特、大气典雅,尊体上圆下方,暗合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

尊腹底部刻有122字铭文,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里的“中国”,是第一次作为一个词组在历史上出现。这里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是“国家的中心”。

640?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5.jpg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三彩骆驼载乐俑

1 640?wx_fmt=png&wxfrom=13&tp=wxpic#imgIndex=0.jpg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群像,乐团中有主唱、有乐手,从面貌上看都是汉人,但乐手手中所执乐器既有中原的也有从西域传来的。整件作品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为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尤其是西域乐舞对中国的影响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640?wx_fmt=png#imgIndex=22.jpg






640?wx_fmt=svg#imgIndex=23.jpg 法门寺地宫出土系列茶器

1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34.jpg

1987年,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套精美绝伦的唐宫廷茶具,这是唐僖宗皇帝御用的一套金银茶器,也是茶文化界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最为完整的唐宫廷金银茶具。其包括烘焙、碾罗、贮藏、烹煮、饮茶用具等,全面展现了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古人制茶和吃茶的全过程,为研究唐代茶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40?wx_fmt=jpeg&wxfrom=13&tp=wxpic#imgIndex=1.jpg
◐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10.jpg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鎏金团花银碢轴系碾茶器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tp=wxpic#imgIndex=16.jpg ◐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11.jpg ◐鎏金摩羯鱼三足银盐台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tp=wxpic#imgIndex=19.jpg ◐鎏金飞鸿纹银则
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9.jpg ◐鎏金卷草纹长柄银勺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tp=wxpic#imgIndex=18.jpg ◐系链银火箸
640?wx_fmt=png&from=appmsg&watermark=1&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11.jpg
◐五瓣葵口秘色瓷碗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imgIndex=1.jpg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imgIndex=4.jpg
来源:文物陕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星河夜 昨天 22:53 赞同 +1
江凌 昨天 22:52 赞同 +1
开元天宝 昨天 22:42 赞同 +1
白鹿之乡 昨天 21:18 赞同 +1
hello1987 昨天 21:17 赞同 +1
天涯人 昨天 19:07 赞同 +1
悟道明心 昨天 17:17 赞同 +1
人潮里我很好 昨天 17:11 赞同 +1
人潮里 昨天 17:11 赞同 +1
醉忆長安 昨天 15:08 赞同 +1
阳光阳光 昨天 13:55 赞同 +1

评论2

江凌Lv.6 发表于 昨天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真国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泽熙0412Lv.8 发表于 昨天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竟然没有 利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