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月消费398元的老用户,信用额度650元,却在一个月内两次为不明欠费买单,通信服务还反复中断。”近日,西安的移动用户的张先生向讲述了他与移动公司之间的纠纷,截至11月1日,这场因丢失副卡引发的麻烦仍未解决。
张先生是中国移动多年老用户,其套餐享有650元信用额度,即月初无需预缴费用,消费至650元才会停机。但2025年10月4日,他的手机突然因欠费停机,远超信用额度的异常状态让他心生疑惑。当日,他赶往西安市小寨营业厅,补交了1508.26元话费,并注销了早已丢失的副卡(号码15721942606)。当他要求打印消费明细时,却被营业厅告知需等待注销一个月后才能提供。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日16时左右,张先生收到短信提示,已注销的副卡竟新增1138元欠费。“副卡早就丢了,注销后怎么还会产生费用?”带着这样的疑问,10月5日张先生前往西安市雁塔派出所报案,警方已立案调查。
10月7日,一名自称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的人员添加张先生微信沟通,但未给出任何明确的解决途径。此后,张先生多次拨打10086客服热线,得到的回复却是让他报诈骗案;他转而向12345政务热线投诉,接待人员表示需20个工作日处理,远超工信部规定的电信投诉15日内办结上限。
维权无门之际,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张先生的主卡开始莫名出现单方停机、双向停机等情况。根据移动主副卡管理规则,主副卡属于共享账户体系,副卡欠费会累计至主卡账户,欠费超信用额度即同步停机,主卡需承担连带缴费责任。但令张先生无法接受的是,副卡已注销仍持续产生欠费,且费用不断传导至主卡。截至11月1日,主卡又新增1388.33元欠费,为保障正常业务往来,他只得再次结清费用。
如今,张先生既拿不到明确的消费明细,也未得到移动公司的合理解释,两次补缴的近3000元费用成了“糊涂账”。主副卡账户绑定的规则之下,注销副卡后的费用边界如何界定?丢失副卡产生的异常消费责任该由谁承担?运营商在用户维权过程中应履行怎样的服务义务?这些问题,仍待中国移动给出答案。(来源:用诗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