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工业史诗大戏《长车行》在西安首演

406 0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挽雄襟,抖一身星汉灿烂
驾长车,踏遍那万水千山。”
8月22日至24日
易俗大剧院中
古老秦腔用激昂新声,唱出西北大地上
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中的一程时代传奇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这是西演·西安易俗社以“秦岭汽车制造厂”发展为故事主线,打造的原创现代秦腔《长车行》在西安的首轮演出。打破传统戏曲创作边界,大戏展现汽车工业“中国创造”实力,更将“秦岭、秦人、秦腔”凝结为一体,在几代“秦岭汽车人”的青春书写中,铺展出三秦大地上那热气腾腾的逐梦历程。


跨越半世纪的工业史诗
三代匠心薪火相传


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西安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长车行》以秦岭汽车制造厂的奋斗征程为主线,从20世纪90年代秦岭汽车制造厂“军转民”的转型阵痛起笔,通过“出山、出关、出海”三重叙事,生动展现了其从三线军工走向新时代行业龙头,创造新时代智能智造辉煌成就的壮阔蜕变。

受任、汇流、听风、试车——从企业风雨飘摇、不堪重负、人心动荡之时,作为厂长的李玉成临危受命,立下三年军令状;到十年磨砺中,“秦岭汽车人”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与多家中外企业合作,逐渐焕发出强劲发展势头的振奋人心;及至直面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和竞争时,秦岭汽车制造厂再度开启“拓荒之路”,锐意前行……首演现场,《长车行》通过四幕精彩剧情,在取材真实的艺术呈现中,展现出以李玉成、高雪峰、高小兵为代表的三代“秦岭汽车人”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迎难而上的接力前行,让观众们的心弦始终被剧中人物紧紧牵系,随之起伏。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整出大戏的高潮,在李玉成痛失爱子后,“孔明灯前寄心香”的一刻到来——大段哭唱中,主演高二强精湛的表演,既彰显了秦腔作为“大声一吼、满座皆惊”的艺术本质,也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映照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实现民族复兴的向往和追求。


用艺术新方式
“拓宽”戏曲舞台新边界


工业题材作品向来是舞台艺术改编的难点,在传统戏曲舞台中更不多见。此次易俗社创排现代工业题材作品,从编剧、导演、音乐、表演各方面凸显百年剧社的创作实力——该剧由刘恩平编剧、王群执导、党红岩作曲、姜二莉唱腔设计,舞台上汇聚了西安易俗社强大的演员阵容:饰演李玉成的演员是一级演员高二强。屈鹏、袁冬冬、樊亚兰、刘治、王咪娜、鲍旭东、魏继刚、李卫平、何戈彤、马义排等一众实力派优秀演员联袂出演。

《长车行》在艺术呈现上大胆创新,打破了秦腔“三大件”的传统编制,且多次运用“双时空叠演”舞台结构。剧中除了传统秦腔配器,也引入电子合成器模拟机床轰鸣,在“长车出海”高潮段落,交响乐铜管组与板胡打造出“声临其境”的工业交响。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此外,“自动驾驶海上试车”的场景中,舞台通过AR技术投射虚拟试车环境,与演员的秦腔表演程式动作结合,将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美学重构为“数字工装”,为观众带来新鲜的沉浸式观剧体验。

在演唱表演上,《长车行》也有时代与传统的对话——“90后工程师”角色的rap式唱段,与老技工演唱的传统“慢板”形成有趣的代际对话,传统“二六板”融入电子节拍,让秦腔焕发青春活力。

“《长车行》的创新舞台意向表现,确实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导演王群表示,该剧中多次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艺术新方式,实现由“实”转“虚”,由“虚”转“实”,以及跨时空的对话,构成了这部剧独特的风格和演剧样式,“我们希望以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创作思维,充分展现中国戏曲的审美特性,也更好完成剧目的时代表达。”


用秦腔的百年声腔
为中国工业史镌刻精神注脚


当钢板撞击声与秦腔梆子声交织成时代强音,这不仅是一场秦腔现代戏的精彩呈现,更是一次对中国工业精神的深情礼赞。

“用秦腔讲好陕西工业故事,是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西安易俗社副社长陈超武表示,《长车行》不仅延续剧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百年传统,更通过“李玉成们”的艺术形象,致敬无数默默奉献的大国工匠。

“在创排《长车行》前期,我们的主创曾多次走进一线体验生活,编剧刘恩平更深入走访23位三线建设者,将‘用算盘计算发动机参数’‘合资谈判摔图纸’等真实故事搬上舞台,让工业奋斗史充满情感温度。”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惠敏莉表示,“作为百年剧社,西安易俗社一直以来致力于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陕西特色剧种讲好陕西本土的时代故事,这是我们创作《长车行》的初心。”

用秦腔老社的百年声腔,为中国工业史镌刻下属于戏曲的精神注脚。导演王群说:“当戏曲开始讲述齿轮与代码的故事,传统艺术就获得了丈量时代的新尺度。这列‘长车’没有终点,因为中国工业永远在创新的路上。”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