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陕西商州逢源合商号的历史记载

2196 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北京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商州逢源合商号是明清时期陕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商业巨贾,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发展历程
明代后期至清朝前期:逢源合商号的商业辉煌始于明代后期,其家族源出晋省,是古代名门之后。明朝末年,逢源合主要通过货物贸易逐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乾隆朝后期:开始转型进入金融领域,成立逢源银号,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成为清代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寡头之一。
同治、光绪朝:迎来全盛时期,在全国拥有七十二分号,遍布苏杭、上海、广州等地,年收入占清廷税银的十分之一,与朝廷维持着密切关系。
清朝灭亡后:随着清朝的覆灭,逢源合张家失去了清廷这个靠山,商号逐步走向衰落,各地分号也纷纷自立门户。此后,逢源合张家成为商州最大的地主,依靠拥有的数万亩土地,维系着摇摇欲坠的富贵生活。
商业成就
金融领域:逢源银号在清代金融界具有重要地位,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存贷款、汇兑等多种金融业务,为当时的商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
贸易领域:在发展金融业务之前,逢源合商号在货物贸易方面就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借助商州古道的便利交通,将江南的货物运往陕南,再通过骡驮马运将货物流入西北,同时也将西北的特产运往江南等地,促进了南北物资的交流和贸易的繁荣。
矿业领域:逢源合曾在秦岭深山开矿炼银,其拥有的逢源银矿是清代四大银矿之一,现为陕西银矿,为商号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他方面:张家拥有私家银窨,历史上多次被清政府征用作为战时银库,这也体现了其在当时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相关历史遗迹
商山银窨:为躲避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劫掠财富,逢源合商号在秦岭深山开凿了储银洞穴 —— 商山银窨。后来,清政府为保存战时战略物资银饷,派工匠秘密扩修该银窨,使其成为重要的战时银库。
地名留存:今天广州的逢源路、上海的逢源里等地名,都昭示着逢源商号昔日的辉煌,见证了其在这些地区曾经的商业活动和影响力。
红色历史关联:1935 年 4 月上旬,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山阳县小河口镇袁家沟口村的 “逢源合” 商号成立,这里成为了根据地内的最高苏维埃政权组织所在地,见证了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时刻。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灞水源头 5 天前 赞同 +1
像风一样自由A 5 天前 赞同 +1
他山之石 6 天前 赞同 +1
684290b001686 6 天前 赞同 +1
龙行达达 6 天前 赞同 +1
仙花 6 天前 赞同 +1
小美满 6 天前 赞同 +1
亲爱的路人幸福 6 天前 赞同 +1

评论7

小美满Lv.6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亲爱的路人幸福Lv.1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盟召唤师Lv.8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4290b001686Lv.3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这个是从哪里查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秦声悠扬Lv.1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回忆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lariz0026楼主Lv.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秦岭里的商山银窨考

“商山银窨” 指的是秦岭深山里的储银洞穴。商州第一巨贾逢源合商号为躲避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劫掠财富,曾在秦岭深山开凿储银洞穴,即商山银窨。后来,为保存战时战略物资银饷,清廷派工匠秘密扩修秦岭山中的逢源私家银窨,将其作为战时银库。
作用
储存财富:最初是商州巨贾逢源合商号用于储存自家财富的地方,以避免在战乱时期被劫掠。后来成为清朝的战时银库,用于储备江南之银,弥补朝廷税银缺口,在战争等特殊时期为朝廷提供资金支持。
战略意义:作为战时银库,商山银窨对于维持清朝的军事行动和国家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确保了在战争等紧急情况下,朝廷有足够的资金来调配物资、支付军饷等,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关事件:从江南经水路运至商山银窨的一笔官银,在出了水旱码头漫川关后,离奇失踪在大山深处,引发了一系列历史事件。
02.jpeg 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lariz0026楼主Lv.8 发表于 昨天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秦岭的商山银窨

商山银窨是秦岭深山中一处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储银洞穴,其功能与演变贯穿了明末至晚清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金融、军事与文化交织的特殊符号。以下是综合史料的核心解析:

一、起源与功能

明末民间避乱银库‌
明末陕南巨贾逢源合商号为躲避李自成农民军劫掠,在商山(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丹江南岸)开凿隐秘洞穴储存财富‌。该地位于秦岭腹地,地形复杂,便于隐蔽‌。

晚清官方战略银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1850年代),清廷为保存江南税银,秘密扩修逢源合原有洞穴作为战时银库,用于储备军饷及弥补财政缺口‌。此举凸显清廷在传统治理失效下的金融自救‌。

️ 二、历史事件与悬案

官银离奇失踪‌
咸丰年间,一批从江南经水路运至商山银窨的官银,在途经水旱码头漫川关后神秘消失于深山,引发清廷震动。商州知州曹熙督办此案,却因调查受阻被迫逃亡‌。

太平军的争夺‌
天王洪秀全指派将领陈得才西征陕西,目标直指商山银窨储银。清廷与太平军在此展开激烈博弈,最终陈得才一无所获,饮恨而终‌。

金融秩序崩溃‌
清廷为弥补亏空鼓铸大钱,导致通胀与私铸泛滥,官银失窃案加剧了晚清金融体系的混乱,映射传统经济模式在近代化冲击下的溃败‌。

三、商山地理与人文背景


商山位于丹凤县商镇丹江南岸,属秦岭东段南麓,具有三重文化特质:

隐逸文化圣地‌:商山四皓(秦末四位博士)曾隐居于此,成为士人精神图腾,李白、杜牧等均赋诗咏叹其高洁‌。
商业文明源头‌:传说仓颉在此造“商”字,虞舜臣契受封商国(山北麓),发明马拉货车推动贸易,衍化“商业”概念‌。
诗意山水空间‌:温庭筠笔下“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杜牧诗中“云光岚彩四面合”的麻涧风光,均印证其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美学‌。
结语

商山银窨从明末商贾秘窟到清廷战时银库的角色演变,既是金融史的特殊个案,也是文明碰撞的微观缩影。其背后交织的官民博弈、历史悬案及秦岭地域文化,构成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道深邃的刻痕‌。
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