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西安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陕西这座超级工程正式启用,创下“五项世界之最”!

发布者: 荣耀西安网官微 | 发布时间: 2025-11-5 10:28| 查看数: 5572| 评论数: 9|帖子模式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4日上午11时20分,随着导流洞闸门缓缓落下,奔流的泾河被成功截蓄,陕西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始蓄水,标志着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工程将由建设期转为运行期,也意味着中国黄河北干流上最大的“水沙调节阀”正式启用。

640.webp
图片来自:东庄水利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中国唯一在建的具有调水调沙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目前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单体项目投资额最大的水利工程,尽管此次开始下闸蓄水,后续还要继续进行导流洞封堵施工等工作,确保2026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但这座“超级工程”已经开始了自身水沙调控的使命。


Shaan
xi
  超级工程通过科技创新
  创下五项世界之最

众所周知,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泥沙严重淤积问题一直困扰着渭河治理。

作为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控制了渭河来沙的70%,黄河来沙的1/6,泾河流域的高含沙洪水,加之三门峡水库运用的影响,导致渭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升,已发展为地上“悬河”,成为洪灾频发的根源。

为了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渭河洪涝灾害,陕西所谋划修建的这座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当前唯一在建的黄河流域水沙调节体系骨干工程。

640.webp
总投资约163.61亿元的东庄水利枢纽,位于礼泉县泾河峡谷河段,混凝土双曲拱坝高230米,总库容32.76亿立方米,安装4台混流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万千瓦,年均发电2.85亿度。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复杂系统工程,特殊性强、建设难度大、运行管理复杂,在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大量难题需要解决,工程建设对比研究国内外200米以上30余座高拱坝资料,东庄工程改写了5方面的世界工程记录,超出了现有规范和经验。

这诸多艰难任务和挑战,同时也赋予了世界性的光环。

(1)世界第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的特高拱坝

东庄水利枢纽设计拦沙库容20.53亿m³,占总库容的62.7%,30年左右即达到冲淤平衡,是世界上最高的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的拱坝,泥沙调控难度大,极具挑战性。

(2)含沙量和单位水沙荷载最大的特高拱坝

坝址区河段年均含沙量为140kg/m³,汛期平均含沙量为207kg/m³,水容重超过正常水容重33%-68%,承受水压荷载和应力状态均异于常规,坝前淤积高度182m,占坝高的65.6%。

(3)悬托型河谷上修建的第一座特高拱坝

东庄水利枢纽近岸坡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高程约30-50m,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在悬托型河谷上修建的特高拱坝。

(4)库区防渗规模世界最大、孔深最深的水利工程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灰岩地质条件存在岩溶渗漏风险。库区防渗帷幕灌浆进尺84万米,投资约11亿元,坝基防渗帷幕最大孔深达到219m。

(5)世界上第一座二道坝采用堆石混凝土的水利工程

东庄水利枢纽二道坝工程高40.5m,坝顶宽6m,长75.1m,坝身布置2孔1.8×1.8m的检修放空孔,是第一座采用堆石混凝土技术施工的一级水工建筑物。


Shaanxi
  治沙防洪  水润关中

而这项创下五项“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其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黄河泥沙治理的关键工程之一。

工程建成后可主动控制泾河泥沙和洪水,有效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渭河下游被动防守泥沙和洪水的不利局面。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拥有黄河流域首座以拦沙为主的特高拱坝,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和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通过拦蓄洪水和调水调沙等手段,建成后将有效调控泾河洪水,缓解渭河洪涝灾害,为陕西关中地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对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测算,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运行50年,可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6.57亿吨,减少进入黄河泥沙约25亿吨。

并且会通过“卸大拦小、适时排沙”的减淤运用方式,以自身蓄洪削峰和消洪治峰的运用原理,使泾河在现有的防洪体系下,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将渭河下游100年一遇洪水削减至至50年一遇。

640.webp
除了防洪减淤,东庄水利枢纽还具有重要的供水和灌溉功能。工程建成后,将向铜川新区、富平县城等地进行城镇及工业供水,年均供水量为4.35亿立方米,将向西咸新区的空港、秦汉、泾河三个新城,铜川新区,三原县城,富平县城,庄里及富平高新产业园的城镇及工业用水,可使供水保证率达到95%。

同时,通过灌溉渠道,工程可以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据规划,沿原有的河道向泾惠渠灌区进行灌溉,可以使其灌溉保证率从30%提升至50%,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发电功能方面,工程安装有4台混流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发电量2.85亿度,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耗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约25万吨。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工程的发电效益不仅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还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40.webp
图片来自:中国水电四局

东庄水利枢纽建成后,可保障泾河下游全年不断流,湿地不萎缩、不退化。同时可塑造人工漫滩流,使鱼类和候鸟以及水生湿地拥有较好的繁殖栖息环境。在上游会形成长约97公里,面积约7.3万亩的水面,将有效的改善整个渭北地区的小气候和局部地下水分布,使渭北“漫滩流”变成“白菜心”,让泾渭流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Shaanxi
  70余载  经历“六起五落”

而这一项工程如今能够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其间经历了“六起五落”的坎坷,立项之路艰难而漫长,也可以称之为一项世纪工程。

1950年——2010年,工程先后开展5次规划、4次调整方案前期工作。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
1950年,中央安排研究解决渭河流域防洪灌溉问题,西北黄河工程局会同陕西省水利局及地质专家对泾河进行查勘规划,首次提出在泾河建设高坝大库的设想。1956年,对泾河干流进行规划,选定泾河陕西段彬县大佛寺、礼泉县东庄二级开发方案,开发目标以“防洪、灌溉为主”。

第二次:20世纪60年代
黄河三门峡水库运行造成渭河下游严重淤积,洪水危及西安安全,开始规划东庄拦泥库。1964年提出在渭河最大支流泾河修建拦泥库缓解三门峡水库淤积的思路。1965年对东庄水利枢纽进行勘察设计工作,提出在泾河下游礼泉县建设东庄拦泥库的规划。

第三次: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陕西大兴水利,再次开始东庄水利枢纽的勘察设计。1975年提出拦坝方案,后因勘测设计单位的隶属关系调整,前期工作停止。1978年,陕西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对东庄坝址进行踏勘。1979年,省水电设计院再次进行勘察设计,并于1982年提出东庄水利枢纽规划选点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第四次:1990年至2000年
部省合作,全面开展东庄水利枢纽勘测设计工作。1990年,确定水利部安排经费、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院承担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任务。1991年3月,确定东庄水利枢纽的开发目标为“防洪、减淤、灌溉、城镇供水以及发电等综合利用”。

1995年8月,完成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选坝报告,确定总库容28.5亿立方米,总投资54亿元。1996年4月,鉴于项目投资较大、难以筹措,又将开发目标调整为“以灌溉、供水为主”,设计库容15.16亿立方米,总投资39亿元。

第五次:2000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全面开始渭河规划,国家更加关注渭河洪灾与治理问题。2001年10月,形成关于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的调研报告。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按照规划批复确定的“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发目标,2006年12月,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成。

第六次:2010年以后
陕西全面重新启动东庄水利枢纽前期工作。2011年8月,陕西表示一定要建成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并解决了前期经费和环境保障等问题。2014年5月,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被列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2014年11月24日,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5月,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环评报告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批。2018年6月,东庄水利枢纽准备工程全面开工。2019年6月,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批。

“六起五落”的立项经历虽然漫长,但在2018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之后,这项“超级工程”的进度不断刷新。

2021年10月实现泾河截流,2023年2月启动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2024年6月水垫塘二道坝工程完工投用,2025年10月较计划工期提前8个月实现全线浇筑到顶。

如今,项目实现了关键的工程节点,我们期待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投用的那一天,届时将大大缓解黄河、渭河淤积和洪水灾害问题,让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现象永不复现。


最新评论

商山丹水发表于  昨天 11:27
如果渭河,黄河的沙能控制好,或许有一天,浐灞国际港真有可能成为有水港。
渐渐清晰发表于  昨天 11:31
早3个月,也许就蓄满了
sxsbsxryxa发表于  昨天 11:35
好,很好!以后这里也是一个旅游景点了。
firstlove发表于  昨天 12:28
促进发展
慵懒的小白兔发表于  昨天 13:17
这是不是意味着三门峡可以拆了
微红wh发表于  昨天 13:34
水利枢纽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潮里发表于  昨天 17:13
感谢分享
人潮里我很好发表于  昨天 17:13
感谢分享
大耳将军发表于  2 小时前
明天会更好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