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不让房价(尤其是一副省级风巨规模城市)崩,无所不用其极。。。 |
全国都一样,中西部省份地级市基本都是收缩型城市 |
这个应该主要是西安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延安和榆林目前发展势头不错,所以暂时没进入收缩阶段。 |
老牌工业城市进而三十年急剧收缩,主要根源就在于省上持续加强西安首位度建设。 市场经济以来,宝鸡的好几十家大型国企及集中于凤县红川沟的火箭研发机构和试验基地几乎都搬迁到西安而不是宝鸡,几乎西安航天基地的大部分单位都来自于宝鸡,还有从蔡家坡搬来的陕汽、陕齿等;交通建设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计划全线改造宝成铁路,容易施工的阳平关至成都段作为一期开工后,省上不支持宝鸡至阳平关段的二期前期准备工作,自行决定开工西安至安康铁路,造成既有事实,国家不得不放弃宝鸡至阳平关段改造,将有限资金转向西康铁路建设,这一放就是三十年,近期才启动宝成铁路改扩建项目;宝中铁路建成后,一开始就标准偏低运力紧张,但是省上根本不管,集中精力建设西平铁路,宝中铁路扩能改造长期搁置;高铁建设开始后,省上全力集中资金建设西安的米字型线网,造成宝鸡等其他地级城市的高铁建设严重之后,就连GDP直追西安的榆林市铁路建设也严重滞后,榆林反倒成为陕西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城市;对于宝汉高铁,省上也一直不冷不热,再不抓紧开工宝汉高铁,很有可能会形成被甘肃抢走银渝高铁通道的极其被动局面,因为甘肃力主银川-平凉-天水-广元-重庆的线位。 如今,必须重视各地市均衡发展了。 |
隔壁山西只有太原和晋中两个不是 |
看看就行了 |
看看就行了 |
均衡发展 |
宝鸡地理位置太差,腹地太小。建国后三线建设盛极一时,全因当时的铁路建设技术水平低,宝鸡成了宝成线的咽喉。现在不一样了,普铁和高铁都以西安为中心,宝鸡那个偏远的弹丸之地被忽略了 成了可有可无的小透明。 |
正常都往大城市去 |
收缩型 |
全国超过一半的地级市都是收缩城市,只有省会和北上广深在扩展,人口在那摆着,不收缩是不可能的 |
咸阳、铜川撤并,关中只留西安、宝鸡、渭南三大城市就够了! |
太正常了呀,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个现象,全国总人口每年减少约一二百万,个别大城市的人口还在增加,那必然得有许多城市人口减少了,乡村人口减少的更厉害,许多偏远地区的乡村都开始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