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薇雨 发表于 昨天 23:11

西咸新区:从“实验”到“应用” 解锁低空经济新密码

为了充分展现西安在产业升级、乡村文旅、农业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新实践、新成效,进一步凝聚网络共识、讲好西安发展故事,11月6日,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西部网)承办的“行走见发展 产融谱新篇”——2025好网民看西安活动启动。
本次活动紧扣西安发展脉搏,组织陕西主流网络媒体编辑记者、好网民代表、自媒体创作者走进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城镇街区等,直观感受西安发展的鲜活脉动。通过“线下沉浸式参访+线上全矩阵传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


11月6日,活动来到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通过实地探访,体验低空经济从“试验”向“应用”的创新突破。
走进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白色无人机缓缓升空,按照预定航线巡检;国内首个5G网联版自动飞行方舱安静伫立,为返航无人机提供自主充电、质检服务……这一幕,正是西咸新区发力“低空经济”的生动缩影。


作为陕西省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这里不仅是无人机的“试飞天堂”,更是低空经济的“创新引擎”。基地周边,布设了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设备设施30多套,包括5G-A通感一体基站和RID基站网络,TDOA、雷达等低空探测定位设备、无人机反制设备、测风激光雷达、自动站等低空气象设备,以及一套飞行服务管理系统,构建了完整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验证了低空飞行管理技术和模式,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布设了中大型无人机物流起降舱、国内首个5G网联版自动飞行方舱,解决了无人机续航与管理难题,实现自主起降、充电与质检。


基地负责人张弛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基地累计试飞里程约4393公里,累计安全飞行时长约367小时,累计服务企业101家,累计安全飞行321架次。累计培训144人,取证 82人。
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魅力,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的领先,更在于其构建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这里可协助企业办理飞行任务审批手续,提供便捷、安全、专业、优惠的试飞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基地的成立也是为带动低空经济产业全链条发展,弥补产业配套短板,带动制造、测试服务、培训等一批低空经济产业落地。此外,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也是基地的重要任务,包括研究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运行规则、标准及相关监管措施,健全完善低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为低空经济发展打造示范标杆。


通过模拟各种复杂环境和场景进行测试和验证,基地可以有效提高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实际应用提供保障,有助于降低飞行事故风险,提高飞行器的整体性能表现。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政策扶持。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作为全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通过提供专业试飞环境、协助企业办理飞行审批、制定安全运行标准等创新实践,为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咸经验”,正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的探索,是西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注脚。这里不仅为无人机企业提供“试飞-验证-应用”的全周期服务,更通过政策扶持、场景开放、生态构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从“企业四处跑”到“一站式试飞”,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西咸新区以无人机试飞基地为支点,撬动了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集聚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西咸新区以无人机产业链建设为核心,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现已聚集低空经济企业106家,覆盖整机制造、材料及零部件、空管及飞控系统、技术开发、应用服务等全链条。目前,新区已获批空域235平方公里、航线190公里。落地数字融合河道巡检、无人机消防救援、全自动轨道巡检等15项低空应用场景。构建起全省首个低空物流组网,联动区内多个产业、文旅、商业及政务点位,为区域产业协同、商业服务、民生保障等搭建“空中通道”。
如今,这片试飞基地已然成为西安未来产业的 “创新窗口”,它见证着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更彰显着西咸新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的先行魄力。未来,西咸新区将重点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为突破口,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持续推动区域低空安全监管体系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低空制造业和飞行服务业集群,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安无处不飞花 发表于 3 小时前

西咸新区地盘大,空地多,极度适合搞低空经济!必须牢牢抓住低空经济这个风口,迅速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三步 发表于 2 小时前

发展很快

人潮里 发表于 2 小时前

感谢分享

人潮里我很好 发表于 2 小时前

感谢分享

strella 发表于 半小时前

“低空经济”,跟以前的房地产一样,一阵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咸新区:从“实验”到“应用” 解锁低空经济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