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音容宛在天地长 一一大哥高四幸三周年祭文
高五幸:音容宛在天地长一一大哥高四幸三周年祭文
尊敬的各位乡党、亲朋好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大哥高四幸已因病辞世三载。这一千多个日夜,如同一幅漫长的画卷,每一页都写满了对大哥的思念。你的音容笑貌,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时常在我们眼前闪烁;你那熟悉的声音,恰似灞河岸边悠悠的风声,依旧在我们耳边轻轻回响。这份思念,如同灞河水般潺潺流淌,从未片刻停歇,且随着时光的流转,愈发深沉、绵长,经久不息。
大哥的一生,是一部用勤劳与坚韧书写的奋斗史。早年,他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木匠和泥水匠,那粗糙却有力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后来,他在建筑公司担任第十一队队长。不仅如此,大哥还极具商业头脑,先后经营过拖拉机、农用车和脱麦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家庭和儿女创造了安稳的生活。他就像一棵树,为子女们遮风挡雨,让孩子们在他的庇护下健康成长。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大哥患大病离去,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家人们心中激起了层层悲痛的涟漪,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伤痛。
百善孝为先。大侄子高斌孝夫妇、二侄子高斌涛夫妇、侄女高聪爱夫妇,大哥生前患病在榻中你们的孝心孝行,我看在眼里,令人感动。在这里,借此机会我想特别提出值得表扬的是二侄子的媳妇刘娜,她在伺奉大哥最后一段时间里任劳任怨,表现优异,为高家的先后们树立了好样子,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儿媳。
我欣慰的看到,大哥的儿女们铭记着长兄生前因疫情没能招待乡党的心愿,借此三周年之际,精心筹备,在新陆新居西区门内举行了这场庄重的祭奠仪式。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懂得感恩与担当,我这个当二爸的,心中只是满满的欣慰。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大哥、大嫂在天之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的子女们,继承了父母亲的善良与坚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亲情、乡情的珍视。
今天,各位乡党、亲朋好友不辞辛劳前来,与我们一同追忆往昔和曾经,追思缅怀逝者,再续乡亲们和睦相处的美好时光。你们的到来,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心中悲痛的角落。在此,我谨代表高氏家族,向诸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前来助兴的秦缘聚秦艺社、半坡梁联社华夏乐团和骆铁岗餐饮服务队、耿镇彭祟孝礼仪先生的精彩和周到表示由衷的感谢。你们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弥久生香;你们的支持,如同坚实的后盾,让我们在悲痛中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有了你们的陪伴,这场祭奠仪式变得更加圆满,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亲情与友情的珍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哥和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一样,如同一支燃烧的蜡烛,耗尽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子女成长的道路;又似一头勤劳的黄牛,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从不图任何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深知,无论我们再如何努力,都无法报答大哥的关爱之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憾,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们的心头。
大哥高四幸,您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没有辛劳,只有无尽的安宁。阴阳虽相隔,难挡思念情。您的勤劳精神,您的音容笑貌,永远会活在家里人的心中。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完成你的遗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耕读传家,让高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下去,让孝顺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谢谢大家!
高五幸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手足情深;儿女孝顺! 斯纳维 发表于 2025-10-29 07:03
手足情深;儿女孝顺!
谢谢老师的留墨。 兄弟情义重 思念绵绵远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继往开来 521727 发表于 2025-10-29 08:28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谢谢老师的鼓励。 长安读史 发表于 2025-10-29 08:21
兄弟情义重 思念绵绵远
深谢谢老师的鼓励。 521727 发表于 2025-10-29 08:28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谢谢老师的鼓励。 秦声悠扬 发表于 2025-10-29 10:40
继往开来
谢谢老师的留墨。 人走灯不灭,音容宛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哥和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一样,如同一支燃烧的蜡烛,耗尽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子女成长的道路;又似一头勤劳的黄牛,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从不图任何回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