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符号“中国灵沼”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5-10-23 00:38 编辑我与“中国灵沼”:一枚文化符号的诞生与我的初心
在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中国灵沼”这四个字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地域标识,成为承载西周文明记忆的文化符号。这枚符号的诞生,源于我跨越数十年的文化执念,更藏着我对这片土地历史根脉的深情守护。
灵感缘起
在深耕灵沼宗周文化研究中,清晰地意识到何尊铭文里的‘中国’是中国的根!”这份朴素的追问,让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中国灵沼”为这片土地正名。
力排众议:为“最早中国”立言
想法刚一提出,就引来质疑。记得是2018年夏天的时候,灵沼街办领导专门派干部找我谈话,当时是在孙稳团老师二楼的办公室,领导担忧这种表述可能给灵沼街办带来负面影响,希望不要给灵沼冠以中国二字。面对不解,我拿出扎实的历史依据耐心解释:此“中国”并非现代政区概念,而是源自3000多年前的何尊铭文。
1963年宝鸡出土的何尊,是周成王五年四月制作的,底部122字铭文记载着“宅兹中国”和“成周”的字样,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称谓,其所指的西周京畿地区,灵沼街道正是核心区域。灵沼街道置于灵囿之中,“灵台”“灵沼”又都在灵沼街道之中,作为周文王灭崇后修建的“丰京三灵”之地,灵沼不仅是《诗经》中“王在灵沼,於牣鱼跃”的皇家沼池,更是新中国以灵沼命名的基层建制单位“灵沼街道”,灵沼也是西周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制礼作乐”的文明开端。
这番有理有据的阐释,最终获得了领导的理解。从此,我们团队在写文章、宣讲中持续使用“中国灵沼”,就连我在《荣耀西安》的网名都叫“中国灵沼”,我们团队让这一符号逐渐在文化圈扎下了根。
符号深意:历史根脉与文化自信的双重承载
在我看来,“中国灵沼”的价值,首先在于其历史锚点意义。它将灵沼与“最早中国”的起源直接关联,明确了这片土地作为西周核心区的历史地位——这里曾是“宅兹中国”的具象载体,是农耕文明与礼乐文化的发祥地。鲁坡头遗址、客省庄遗址出土的陶制品等,更印证了其厚重的文明底蕴。这种关联,让抽象的“早期中国”概念有了可感知的地理依托。
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传承价值。作为深耕灵沼文化的研究者,我提出这一符号,也激活了“三灵文化”的当代生命力。灵沼、灵台、灵囿共同构成的西周文化遗存,三灵民间故事后来也入选陕西省非遗名录,而“中国灵沼”,正好为传播这份遗产打造的鲜活名片。就像我为文王阁撰写的楹联“倡周礼,演周易,周易天下;弘德操,施德政,德政万邦”那样,这一符号始终承载着让周文化“活起来”的使命。
从“中国灵沼”的自觉建构,我的坚持,本质上是想为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做一次精准定位 ,不只是喊喊口号。如今,这一文字符号已成为灵沼的文化图腾,它既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是“最早中国”的核心地带,更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中,注入了生生不息的自信与力量。
陕西灵沼宗周文化研究中心
张秉勤
2025.20.18.
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学习了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人杰地灵 风水宝地 藏龙卧虎 张口就来 宝鸡的何尊被东边几路人马疯狂蹭,倍感荣幸……要点脸行不 不错啊 lonel000 发表于 2025-10-20 09:18
宝鸡的何尊被东边几路人马疯狂蹭,倍感荣幸……要点脸行不
那是在镐京制作的,周成王五年四月。 中国两字!最早的地域称谓吧 汶水白沙lbm 发表于 2025-10-20 12:12
中国两字!最早的地域称谓吧
很对,古为今用。 十三朝古都西安,历史文明底蕴深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