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5-10-11 23:19:19

评《贺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成立五周年华诞并序》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5-10-11 23:23 编辑

以文为契,融古今之韵贺九初华诞
——评张秉勤《贺高新九初五周年华诞并序》


在贺校之作中,最难的莫过于跳出“颂功”的浅层框架,找到历史与当下的深层联结。张秉勤先生为西安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五周年华诞所作的《沁园春并序》,恰以“文”为桥、以“史”为基,将灵沼之地的千年文脉与九初五年的教育实践熔于一炉,写出了兼具文化厚度与教育温度的佳作。

序文的高明,在于为九初的“诞生”铺垫了千年的文化序章。作者并未急于夸赞学校成绩,而是先锚定灵沼的历史坐标:从后稷教民稼穑的农耕文明起点,到文王演《易》、周公制礼作乐的礼乐文明高峰,再到尧时“成人才、均风俗”的教化初心,每一处典故都不是孤立的“历史标签”,而是九初办学的“精神源头”。当这份“三灵文化重地”的底蕴,与“寇江南校长执掌有方、七十余恩师躬耕、千八学子竞秀”的现实图景相遇,九初的五年便不再是单薄的时间刻度,而是千年文明在当代教育场域的“薪火续燃”——让读者清晰感知到,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本就深植于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之中。

词作《沁园春》则以豪放词风,完成了“溯古—赞今—望来”的三层递进,堪称“古今对话”的典范。上阕开篇“灵台巍然,丰水东绕,灵沼腾骧”,以壮阔的地理意象勾勒出九初的办学气场,紧接着“忆文王辟雍,礼乐初彰;灵台观象,易书流芳”,将历史典故与古代“六艺之教”相勾连,既呼应序文的文脉溯源,又为当代教育描写埋下伏笔。而“看今朝,有九初黉宇,再焕华光”一句,更是巧妙地将千年文明的荣光“落”到九初校园,让历史与当下完成了一次深情对话。

下阕则完全聚焦九初的办学实践,却始终带着“周风”的印记。“立德立人,求真求创”是现代教育理念,却暗合文王“德政”、周公“礼乐”的精神内核;“科创作翼,诗礼为纲”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并置,精准写出九初“承古不泥古”的办学特色。“一脉周风,化行天下,桃李芬芳遍四方”,既是对五年办学成果的赞誉,更是对千年文脉“活态传承”的生动诠释;结尾“待来日,更登峰越顶,续写辉煌”,则以昂扬期许收束,让九初的未来与灵沼的千年文脉紧紧相连,充满生生不息的力量。

整篇作品最动人的,是“无一字虚浮,无一处脱节”的严谨与真诚。历史典故不是装饰,而是为教育精神“寻根”;办学成绩不是炫耀,而是为文化传承“作证”。它让我们读懂:一所学校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多少学子、取得多少成绩,更在于能否扎根脚下土地,承接历史文脉,让千年文明在课堂上、学子心中“活”起来。这份将“校史”融入“地史”、将“教泽”汇入“文脉”的智慧,正是这篇《沁园春》并序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贺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成立五周年华诞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