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影迷 发表于 2025-9-28 09:14:15

【中国灵沼】仁德之光

周文王的仁德之举《枯骨冢的传说》:
      在长安的申遗故事中《枯骨冢》是一则关于周文王仁德的古老传说。
      相传,周文王姬昌在建立丰京后,于今西安市灵沼乡阿底村南修建灵台和池沼。掘地时,发现地下遍布无主枯骨 。
      下属如实禀报后,文王当即下令:"更葬之。"(重新安葬他们)
       当官吏告知这些尸骨并无归属时,文王正色道:"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的君主;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百姓的主人。我就是这些枯骨的主人,怎么能忍心看着它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于是,文王命官吏为骸骨穿戴衣冠,用棺椁重新安葬,并堆塚立碑。
      从此,这座安葬无主尸骨的冢墓被称为"枯骨冢",成为周文王"泽及枯骨"仁德之举的见证 。
      民间传说中,每当夜深人静时,枯骨冢会发出如同哭泣般的声音,仿佛那些被妥善安葬的亡灵在感恩。久而久之,"枯骨冢"又被称为"哭哭冢",成为长安地区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 。
      民国《续修鄠县志》记载:"枯骨冢,在秦镇北门外,旧修有庙,以祀孤魂。"当地"秦镇八景"中就有"城北有个枯骨冢"的说法 。
      据史料记载,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枯骨冢仍有遗迹,占地约一亩多,封土近三丈高,冢面东半腰坡处竖立着一通近两丈高的石碑,记载着周文王葬枯骨的故事。可惜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这座见证周文王仁德的古迹现已荡然无存 。
      《枯骨冢》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周文王"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成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美德的象征。正如古人所赞:"文王贤矣,泽及骴骨,又况于人乎!"
                              20250926整理




      2025年9月26日,香港文王殿捐资,阿底村村委会、陕西宗周文化研究中心合力协助重新树起“枯骨冢遗址碑”。(因天雨揭碑仪式日期待定)。
         这块碑,高不盈丈,却承载着“天下之主亦为天下之仆”的仁政本源;
         这块碑,重不过吨,却铭刻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华政治信仰;
         这块碑,没有华饰,却让我们看见周文王“视人如伤、泽及枯骨”的悲悯情怀;
         这块碑,无言,却告诉后来者:德不孤,必有邻;政以德,天下归!
         灵沼这座特别的“纪念碑”!周文王在灵台旁设枯骨冢,安葬无主尸体,用行动说“人民就是英雄”。如今重立遗址碑,这不就是西周时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吗?为这份千年仁德点赞!

https://pic.app.ixian.cn/forum/20250928091401front2_1_636430_nhO3XxzacodExK4U7exO9njE-qNL_with_logo.mp4?281


梓旭冠程 发表于 2025-9-28 10:06:06

省、市文物局知道这事不?

蔚蓝1990 发表于 2025-9-28 11:29:28

城市开发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5-9-28 11:38:32

长见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发表于 2025-9-28 12:25:15

梓旭冠程 发表于 2025-9-28 10:06
省、市文物局知道这事不?

典籍中的骷骨塚,如果民政部门看到了应该积极跟进。

firstlove 发表于 2025-9-28 12:50:20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灵沼】仁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