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立法保护韩城古城
9月24日,《渭南市韩城古城保护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查批准。《条例》自12月1日起施行。“韩城古城内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古城内保留众多古建筑,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好的千年古城之一。近年来,韩城古城保护面临自然侵蚀导致建筑破损、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急需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大保护力度,解决保护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梅介绍。《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从保护对象与规划、保护措施、传承利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古城保护工作予以全方位细化规范,将为推进韩城古城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法治支撑。《条例》明确韩城古城保护采取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策略,实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和城址环境协调区分区保护,保护古城北枕台塬、轴线统领、澽水环抱、北塔南桥的整体格局,并规范古城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
留给韩城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在工业和旅游再没有突破,历史不会给韩城第二次机会了。
文化 名城,文脉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保护古城 突然想起我爸说的当年许多关中子弟免费出工修西韩铁路的往事。 这标题挺能唬人的,乍一看,吓我一跳,渭南啥时候有立法权了?仔细一看,原来是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这就说得过去了
科普一下,在我国,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特区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