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人?龟兹?
这几天刷抖音时,偶尔刷到一个很另类的视频,抖音名叫渭南乐人酒馆,这家酒馆给客人上菜上酒时,服务员用的是吃席上菜用的那种方形木托盘,用餐期间,客人还可以扫码点戏,还有答谢礼之类的细节表演,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演奏的乐器有乐人(唢呐)和洋鼓洋号。关中地区一般把唢呐称为乐人,在旧社会,唢呐曾被贬称为“龟兹”,这一称呼源于民间对唢呐艺人职业的戏谑,后逐渐演变为对唢呐的代称,关中唢呐是陕西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而且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在金元时期由龟兹国(今新疆喀什一带)传入我国,最先作为宫廷器乐演奏,明代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后逐渐传入民间。关中地区的旬邑唢呐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历经代代相传,成为关中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中唢呐不同于东北唢呐,关中唢呐深刻体现了关中人的性格倔强、耿直等特点,关中唢呐的音乐风格,激越中存在着苦楚,又兼具豪迈与深沉,人常说,万般乐器,唢呐为王,足以说明唢呐的威力!在我的印象里,关中高陵地区一般仅在过白事的时候吹乐人和洋鼓洋号,过红事的时候只放炮,或许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吧。
小时候,如果村里谁家过白事的话(也包括过三年),在人老的第二天下午,主家会请乐队来演奏,所以小孩子们早早写完作业后,会三五成群的站在村口等乐队的到来,等了好久,忽然发现有一群人骑着加重自行车,每人背后背着一把乐人或者洋号,有的背后还背着一面大鼓。大家知道,这是乐队来了,然后大家会跟在乐队后面跑,一边跑一边喊“乐人来喽,洋鼓洋号来喽”,后面正式演奏的时候,大家还会跟着乐队跑着玩。 那会儿,如果主家家境宽裕的话,会同时把乐人和洋鼓洋号都请上,比起乐人,小孩子们更喜欢的是洋鼓洋号,这不但是因为洋鼓洋号的声音大,而且主要是那个大鼓的鼓声震天动地的,非常热闹。
如今,村上如果有人家过白事的时候,主家依然会请上乐人和洋鼓洋号,也许只有这样,才像个过事的样子,我想这种传统习俗或许再过几百年也会继续保持,因为每代人都在参与,同时,每代人也在传承。我发现,除非人上了岁数才能从乐人的声音中听出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让人不由自主的共情,而洋鼓洋号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最后推荐一首音乐,乐人版本的“渭水秋风”,去体验下关中人的一生及内心世界。
谢谢分享 金元时还有龟兹吗? 关中白事必备乐器,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吹不走的魂。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一直以为叫 鬼子。。原来是龟兹 那个词念丘磁 鼓舞人心 龟兹是新疆库车 鸣金收兵 丝路传说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页:
[1]
2